然后,最壞的時候過去了。2015年12月30日,據中國證監會網站發布的主板發審委2015年第215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上海銀行、杭州銀行IPO項目無條件過會,等待上市。而就在一周前,貴陽銀行剛剛“闖關”成功。根據此前披露的信息,目前還在A股排隊上市的銀行還有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2家城商行,以及吳江農商行、常熟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江陰農商行等5家農商行。業內預測,2016年A股有望實行注冊制,將迎來一輪上市井噴。
闖關不容易
由于歷史原因,城商行本身股權結構比較復雜,同時也遭遇了A股市場低迷、城商行自身暴露風控不足、IPO暫停等大環境的制約。
根據上海銀行和杭州銀行此前預披露的招股書,上海銀行擬發行不超過12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66.04億股,所募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杭州銀行擬發行不超過6億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29.56億股。
根據招股書,截至2015年6月30日,杭州銀行總資產為4927億元,上半年凈利潤為22億元。
而截至2015年6月30日,上海銀行總資產已達到1.365萬億元,上半年凈利潤66億元。目前并無實際控制人,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西班牙桑坦德銀行、上港集團(600018)和中國建銀投資分別持股15.08%、7.2%、7.2%和5.48%。
對于上海銀行和杭州銀行來說,此番成功過會實屬不易。
城商行登陸A股之路為何如此艱難呢?“這不是銀行的原因,而應該歸結于當時的股票市場。”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管是市值也好,利潤也好,銀行股占比都很龐大,盡管目前只有16家上市銀行 ,但在股市中所帶來利潤差不多占了半壁江山。
他說:“城商行雖然在銀行里算中小銀行,但相比一般企業來講個頭還是挺大的,而且想上市的城商行也很多,如果都放開來讓它們上的話,對整個資本市場的承受能力可能會有影響。所以這幾年也有不少銀行繞道到香港聯交所上市,像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郭田勇認為,這是監管層有選擇性的審批造成的。不過,郭田勇表示,由于歷史原因,城商行本身股權結構比較復雜,同時也遭遇了A股市場低迷、城商行自身暴露風控不足、IPO暫停等大環境的制約,監管層擔心體量很大的城商行上市后,給A股帶來負面沖擊。
上市益處多
以2007年首批上市的北京銀行為例,上市8年帶給它巨大的變化:資產規模大幅增長,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上市后資產質量也有了明顯改善。
目前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等兩家城商行,以及吳江農商行、常熟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江陰農商行等5家農商行還在排隊等待A股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以及盛京銀行此前均已實現H股上市。但2015年5月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均宣布將回歸A股。根據公開信息,自2015年7月以來已有包括盛京銀行在內至少5家城商行啟動、重啟A股上市計劃。
對此,曾剛表示,城商行雖然已經在香港上市,不排除當A股市場放開時再次回到A股,這很正常。
他同時提到,銀行原則上都想在A股上市,但是A股上不了就先港交所,港交所還上不了就先搞新三板,目的就是上市,當然這要看市場條件,適合在哪個地方上,條件符合在哪邊上,實際上不是銀行所能決定的,而取決于資本市場環境。
既然A股大門如此難破,為何城商行紛紛前赴后繼呢?這其中自然有著多重好處。
曾剛分析:“第一,可以補充資本,而上市是所有資本補充渠道里最好的一個選擇。第二,城商行從一個地方性的金融機構一下子變成一個上市銀行對它生意的提高實際上是有很大好處的,地方銀行上市后知名度提高,品牌形象也會得到極大提升,對拓展業務幫助很大。第三個則是對銀行資金管理、自理結構有好處,因為上市銀行畢竟要求比較高,而且信息要求比較透明、規范,除了銀監會的監管以外,還有證監會的監管和遵守交易所的規則,信息披露要對投資者負責,自然而然使它會比一般的商業銀行要求更嚴格,這對它的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對他自理結構的完善都有很大的好處。”
自身最關鍵
上市雖然能夠給城商行帶來諸多好處,卻絕非是城商行的惟一出路,調整經營理念、改善金融服務才是根本。
新年伊始,A股IPO再次敞開大門無疑給還在排隊的幾家城商行打了一劑“強心針”。
據悉,2015年11月6日,證監會宣布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制度,對股票發行制度進行多項調整,并待履行完相關程序后,全面重啟IPO。
證監會還特別強調“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思路,同時將改革新股發行體制,取消新股申購預繳款制度,這實際是在為A股注冊制鋪路,而注冊制的落地將助力城商行A股上市。
但市場上也不乏唱衰之聲。有觀點認為,雖然冰封8年之久的A股IPO重啟,但從現今市場環境看,城商行上市前景似乎并不明朗,大多投資者對銀行業不看好,不良率“雙升”壓力也一直跟隨著城商行。此外,大型商業銀行上市很多,且流動性及變現能力更強,投資者選擇多。城商行就算順利上市,也不一定會得到投資者青睞。
確實,近兩年來,銀行業經營環境巨變,城商行也無法規避,一部分城商行的資產與凈利潤增速開始下滑。
但當記者提及此時,曾剛對城商行上市前景表示樂觀。他認為,從周期性來講的話城商行肯定會面臨挑戰,但上市之后肯定要比不上市時更好。“一方面可以進行資本補充,這樣應對風險能力就更強,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他自身的聲譽。原則上來講,從靜態上比較,我還沒有看到上市有什么壞處,惟一的壞處就是約束會增強,但這個約束也是促進銀行向好的方面發展。”
但曾剛強調,上市雖然能夠給城商行帶來諸多好處,卻絕非是城商行的惟一出路,如何提升自身內力才是城商行首要考慮的,調整經營理念、改善金融服務才是根本。 (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