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率半年上升36%,貸款業務超50%依賴常熟當地,在鄂4家銀行3家虧損
因急忙奔赴A股,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常熟農商行”)再次站在聚光燈下,然而這場資本盛宴能否“可口”尚存疑問。
2015年12月22日,常熟農商行發布招股書顯示,擬發行不超過3.5億股新股,發行數量占公司總股本比例不低于10%,擬登陸A股,欲募集資金補充資本金。
脫胎于縣級農村信用社的常熟農商行,在最近幾年的擴張態勢明顯,不僅在江蘇當地攻城略地,更將資本觸角伸向中西部的湖北、河南等地,與當地農商銀行互相廝殺。然而,頭頂多個光環的常熟農商行不僅要面對擴張帶來的陣痛,還要面臨經濟下行引發的貸款風險。
常熟農商行根植于常熟當地10多年,其50%以上業務依賴于當地,貸款業務高度集中,特別是對房地產貸款、“兩高一剩”行業貸款和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受宏觀經濟影響,抵質押物變現能力有限,給其帶來較大風險。
不僅如此,其逾期貸款比重逐年上升,報告期內(2012年至2015年6月),逾期貸款占客戶貸款總額的比重分別為0.57%、0.78%、0.89%和1.91%。截至2015年6月30日,逾期貸款余額為9.61億元,比上年末上升133.95%,該行不良貸款余額為6.17億元,較年初上升36.32%。
上述可以預期的風險對于正在進行全國性擴張的常熟農商行來說,無疑是一道“緊箍咒”。
據記者向常熟農商行董秘徐惠春發送采訪提綱并電話求證相關事宜,其董秘辦人士告訴記者,所有采訪須經徐授權,估計得等到節后。
超50%的貸款集中于常熟市
常熟市制造業、商品流通業較為發達,這些行業構成了常熟的經濟基礎,也是常熟農商行最重要的貸款客戶來源。
報告期內,制造業貸款占該行企業貸款比例一直在六成以上,而在報告期內的該行制造業企業貸款余額分別較上年末增長3.2%、4.0%和9.0%。
據記者調查發現,常熟農商行制造業貸款增長主要來自紡織業和紡織服裝、服飾業的快速增長,報告期內,該行紡織業和紡織服裝、服飾業的貸款總額占制造業貸款比例分別為41.0%、40.0%,41.4%和39.9%。
雖然常熟市只是蘇州市代管縣級市,但民營經濟發達,在江蘇省保持領先地位,擁有包括“波司登”、“隆力奇”、“夢蘭”等79個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
該市擁有4000多家服裝生產企業,年產6億多件服裝,年銷售500多億元,這對于銀行來說是較大的貸款市場。
另外,批發和零售業也是該行企業貸款發放較為集中的行業,報告期內,該行批發和零售業貸款余額占企業貸款總額的比例分別為8.6%、9.1%、10.1%和10.95%。
此外,從貸款客戶來看,截止2015年6月30日,該行65171位貸款客戶中,中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占比33.65%,個人貸款客戶占比65.12%。
常熟市位于長三角經濟帶的中心,常熟農商行在常熟市擁有107家分支機構,在當地網點數量位居第一,在當地銀行業競爭較為充分的市場中,常熟農商行本外幣存款余額、本外幣貸款余額分別占常熟市場總額的26.21%和18.29%,在常熟市金融機構中位居第一和第二。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5年6月30日,該行超過50%以上的貸款集中于常熟市。
事實上,常熟農商行的迅速成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對常熟市經濟和人文環境的深入了解和長期經營。
從貸款行業分布來看,截止今年上半年,該行向制造業發放的貸款占全部企業貸款的60.5%,其中向紡織業和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發放的貸款約占全部制造業貸款的41%。
招股書顯示,截止2015年6月30日,常熟農商行房地產貸款、“兩高一剩”行業貸款、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分別為4.39億元、16.57億元、5.39億元,占期末貸款總額的比重分別為0.87%、3.29%、1.07%,加上宏觀經濟低迷情況下,抵質押物變現能力有限,給上述行業的貸款帶來較大的風險。
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接據記者受訪時不無擔憂,他表示,盡管銀監會、央行多次發文要求嚴控“兩高一剩”行業貸款,但目前一些城市農商行所放貸款不乏集中在“兩高一剩”行業以及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地方政府和大股東的壓力,這種行為催生較大的貸款風險,給城市農商行的運營埋下安全隱患。
異地經營多數銀行數年才有起色
起步于縣級農商行的常熟農商行更大的野心在于覬覦全國市場。
據記者梳理發現,早在2007年8月,該行就在湖北西部山區國家級貧困縣咸豐縣,發起成立咸豐常農商村鎮銀行。這是走向全國擴張在西部地區設立的第一家村鎮銀行,也是國內首家縣級農商行發起設立的村鎮銀行。
該行董秘徐惠春此前對外稱,咸豐村鎮銀行是純正的農戶貸。記者了解到,咸豐村鎮銀行早在2010年就已盈利。
據了解,咸豐村鎮銀行的注冊資本和實繳資本為等值人民幣1000萬元。其中常熟農商行作為主發起人出資510萬元,控股51%。另外,包括常熟市宏益紡織有限公司和湖北省發夏食品有限公司在內的8家企業共出資490萬元,這些企業分別來自常熟以及湖北恩施州所轄咸豐、來鳳等縣市。
開設分支機構、參股投資同業銀行,“常農商”系資本最近幾年在全國各地演繹得風生水起。
除在2007年發起設立并控股咸豐常農商村鎮銀行外,2008年至2014年,常熟農商行在江蘇省內十多個地區設立異地支行,同期在河南、湖北等多個地區設立村鎮銀行,2015年1至6月,在濱湖、高港、內黃、汝陽和宿城發起設立5家村鎮銀行,同時還參股中國銀聯和6家農村商業銀行。
據記者梳理發現,該行持有武漢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股份、江蘇泰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5%股份、連云港東方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9.28%股份、江蘇寶應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股份、天津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股份、江蘇如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7.995%股權、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1.36%股權和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0.17%股份。
在湖北省內,該行在2013年和2014年間,先后在宜昌夷陵區、秭歸縣、長陽縣和當陽市四地設立村鎮銀行,除當陽常農商村鎮銀行實現盈利外,其余尚處于虧損狀態。
2010年12月,該行設立恩施州常農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該行首批設立的地市村鎮銀行之一。截止2015年上半年,恩施常農商村鎮銀行總資產為214171.97萬元,凈資產為16720.53萬元,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5810.86萬元,凈利潤為1816.47萬元。
常農商系資本在各地設立村鎮銀行習慣性必須控股,高者比如夷陵常農商村鎮銀行控股85%。
相較于在常熟本地順風順水,“常農商”系資本外拓中必須在當地經過長時期磨合才能實現盈利,上述開設的村鎮銀行短則2年才走上正常軌道,多則數年才有起色。
事實上,異地經營也存在一定難度。對此該行認為,自身缺乏在常熟市以外的經營經驗,對上述地區經濟和人文環境了解程度不夠,無法保證未來能夠在常熟市以外立足或實現穩定、持續發展。
2015年12月31日,霍肖樺受訪時認為,長三角地區銀行業發展較為成熟、競爭激烈且市場空間不斷壓縮,而西部市場空間廣闊、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從而吸引各城市農商行積極向西部擴張。
也有行業人士認為,城市農商行大多是區域性金融機構,資產配置集中在小范圍區域內難以分散風險,尤其在如今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銀行不良貸款率升高,促使區域性銀行走出區域,不過,也會帶來不小的風險預期。
10大股東7家是民企
脫胎于農村信用社的常熟農商行也成為眾多資本青睞的對象。
將國有大行交通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引入,在全國來講,是國內首家農村金融機構與國有控股大銀行的首次戰略合作。
2007年12月,交通銀行出資3.8億元認購常熟農商行10%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交通銀行的參股不僅能補足常熟農商行的資本金,還能在技術層面給予更多的幫助。
據記者了解到,當時已經從農村信用社改制的常熟農商行,在產權機構和公司治理等方面較為欠缺,交通銀行憑借成熟的管理體系和公司治理給予該行大力協助,也從常熟農商行的發展中享受到合作的回報。
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金融體制改革深化,小微企業信貸,涉農信貸呈現供求兩旺。此外,農村行業銀行在2014年的資產規模和家數呈現爆發性增長,截止2014年末,農村商業銀行的總家數由2013年末的468家增加至665家。
在上述雙重背景下,常熟農商行在銀行業中豐富的回報和前景,也讓眾多民營企業看中其中的利好。
據記者發現,在常熟農商行十大股東名單里,就有多家當地民企的身影,招股書顯示,截止2015年9月17日,常熟農商行的民企股東有常熟市蘇華物貿有限公司、江蘇隆力奇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白雪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常熟風范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靈豐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常熟華聯商廈有限責任公司、江蘇夢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股占比為3.95%、2.86%、2.31%、1.37%、1.37%、1.21%、1.16%,合計14.23%。
霍肖樺認為,入股城市農商行對于企業而言的好處有三點,首先,城市農商行改制時股本少、價格低,是資本進入的一個好時機;其次,銀行利潤高,不失為財務投資的好標的;最后,以產融結合為目標,希望利用金融促進企業主體的發展。對于銀行而言,引入民營資本不僅能補充大量資本金需求,還能給銀行體系帶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