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后,反腐風暴越刮越烈。證監會以原副主席姚剛、原主席助理張育軍為代表的多名高官紛紛落馬,證監會內部的腐敗暴露無遺。在兩個月內,李超、方星海兩位新副主席空降,證監會以最快時間完成“重組”。
在市場人士看來,權力過大且集中,就會加大市場的尋租空間,滋生腐敗的土壤,證監會改革勢在必行,簡政放權必須進行。年初,被證監會列為頭等大事的注冊制因為股災的到來而被迫中斷進程。在反腐的大背景下,證監會已經沒有退路,已經到了不得不放權的時刻。只有注冊制才能將證監會解放出來,將證監會從過度監管中解放出來。
臨近年關,全國人大常委會已通過授權國務院啟動注冊制,注冊制真的來了。注冊制下,證監會將不再進行新股的實質性審查,會進行形式上的備案。
2015年,是證監會的轉折年。2016年,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監管風暴漩渦
2015年上半年,A股市場可謂變幻莫測。上證綜指自3258.63點漲至4月底的4572.39點,隨即稍作回調后繼續發力上行,在6月份創出新高,滬指沖上5178.19點。隨后3個月遭遇罕見的股災,創出年內新低2850.71點。
從火爆的牛市,到千股跌停,再到持續多日的跌停,股民們怨聲載道,割肉的割肉,斬倉的斬倉。7月初,在證監會、證金公司、央行等多部門配合下,聯合救市行動打響。隨后經過幾輪回合,市場逐步企穩且人氣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市場略見起色之時,金融系統的反腐風暴正式打響,且逐漸升級。證監會多位高官的落馬,無疑成為風暴眼。
繼4月份證監會第六屆發審委委員胡世輝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公職后,6月份,證監會原發行監管部處長李志玲因配偶違規買賣股票被予以行政開除;8月份,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原局長李量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10月,證監會原主席助理張育軍涉嫌違紀,接受調查。11月,證監會原副主席姚剛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一年下來,共有5名證監會官員落馬,其中,有發審皇帝之稱的姚剛的下臺將此次監管風暴推向高潮。兩個月一個干部涉嫌違紀被調查的頻率,且級別逐漸升高,有網友更是調侃,如此大的反腐力度也是醉了。
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超正式調任中國證監會副主席。10月底,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國際經濟局(四局)局長方星海赴中國證監會報到,被任命為證監會副主席,兩位新領導的到來為證監會輸入了新鮮血液。至此,證監會人事重組完畢。
市場的監管者成為腐敗的根源,其原因何在?監管者是否需要接受監管,一時間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
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看來,種種腐敗現象的出現,主要原因是資本市場法制不健全。金融領域的反腐對于投資者的保護是一件大好事,這無疑會引起市場乃至管理層反思。監管者監管市場,那么,監管者是不是也要被監管是一個問題。未來要通過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的法制,將權力關進法律的籠子。
事實上,證券系統的反腐工作一直是證監會著重強調的,更是維護市場“三公”的有力保障。2015年1月23日,證監會召開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黨委書記肖鋼指出,要敢于擔當,真正把責任扛在肩上。
肖鋼強調,監督執紀要動真碰硬,要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查處腐敗案件,重點查處利用行政許可權、稽查辦案權、行政處罰權和監管檢查權進行權錢交易、利用非公開信息數據謀利、進行內幕交易和違規買賣股票等行為。
其中,切實加大對廉政風險較高的權力部門、關鍵崗位的監督力度,尤其是行政許可、稽查執法等跟市場直接相關的部門、崗位,以及證券期貨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結算、中證金融等與市場聯系緊密的單位。
在市場人士看來,證監會腐敗的土壤更多是因為其強大的行政許可權,導致權力尋租的可能性增大,且沒有監督。如果想將腐敗根治,證監會體制必須改革。
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遠忠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直言:2015年涉及證監會的最大事件一個是股災,另一個就是反腐。兩者互為因果關系,如果沒有大的股災,就沒有力度如此之大的反腐。
在張遠忠看來,首先是分業監管,導致證監會單打獨斗,在遇到重大事件之后,證監會無法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一些問題本是證監會無法控制的。其次,證監會的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夠,很多措施還需和各部門協調與溝通,才能夠運作下去。當然,股災暴露了證監會更多的體制問題。
對于腐敗問題,張遠忠指出,這恐怕不單單是個人的問題,根本還是體制問題。一些官員權力在手,外在的環境會對其形成干擾,有時身不由己,有其無奈之處。
張遠忠建議,證監會體制轉變和職能轉變的當務之急則是借此次股災進行梳理和反思。如果經過這場災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未來還會出現問題。
肖鋼曾直言:要把監管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加強對自由裁量權的規制,進一步簡政放權、公開審批流程、強化內部流程控制、推進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加強重要基礎性制度建設,健全選人用人管人制度,重視和加強干部輪崗,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執行的工作機制。加強制度協同性與完備性,重點關注行政許可權取消下放后的制度安排,關注新成立部門的制度建設。
斬斷尋租鏈條
可以看到,簡政放權,進行監管創新,進一步轉型,完善新股發行制度,推進注冊制,有力剪斷腐敗鏈條,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監管新機制,在2015年初就已經被證監會列入全年的工作計劃。
今年6月中旬至7月初,股市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暴跌,已經啟動新股發行程序的28家公司暫緩發行,首發企業的初審會、發審會等會議也隨之暫緩安排。進入12月,在市場恢復正常后,新股發行再次重啟。
不過,這次IPO重啟是與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一起開始的。盡管在12月新股發行依舊按照舊的發行制度進行,但是,待新的發行制度正式修改落地后,將正式開啟新一輪的IPO。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股發行制度改革,是證監會綜合考慮市場各方面對于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制度機制的意見和建議,重點圍繞解決巨額資金打新、簡化發行審核條件、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事項進行的改革。
其中,按照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突出發行審核重點,調整發行監管方式,嚴格執行《證券法》明確規定的發行條件,將一部分基于審慎監管要求而增加的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此外,強化中介機構監管,落實中介機構責任。建立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要求保薦機構在公開募集及上市文件中作出先行賠付的承諾。完善信息披露抽查制度,進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出臺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業務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審計機構未勤勉盡責的認定標準,從嚴監管審計機構執業行為。
不僅如此,在11月底,為在發行審核權力運行過程中有效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工作要求,更好地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證監會制定并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發行審核權力運行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強化自我約束,接受社會監督。
《意見》針對現行發行條件過多過寬問題,研究取消《證券法》明確規定之外的首發和再融資發行條件,調整為通過信息披露方式落實監管要求,壓縮審核權力項目和內容,從源頭上減少尋租空間。
其中,針對市場反映的審核進度不透明問題,建立限時辦理和督辦制度,對各審核環節提出明確時限要求,在正常審核狀態下(因政策原因停發或調整的除外),從受理到召開反饋會不超過45天,從發行人落實完畢反饋意見到召開初審會不超過20天,從發出發審會告知函到召開發審會不超過10天。
“對于提高發審環節效率與加強信息披露,特別是中介機構監管,證監會從以事前審批為主的機制到事中事后監管的轉變,將是監管轉型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在注冊制即將推出的大環境下。”一位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如是說。
注冊制倒逼轉型
注冊制從年初說了一年,臨近年關,終于有了實質進展。
12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授權決定后,國務院將根據授權,對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的公開發行,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關于股票公開發行核準制度的有關規定,對具體事項作出相關制度安排。
證監會將根據國務院確定的制度安排,制定《股票公開發行注冊管理辦法》等相關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對注冊條件、注冊機關、注冊程序、審核要求、信息披露、中介機構職責以及相應的事中事后監督管理等作出全面具體的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后公布實施。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指出,注冊制改革將堅持市場導向、放管結合的原則,建立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新股發行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堅持法制導向,依法治市的原則,逐步形成市場參與各方依法履職盡責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市場環境。
當然,注冊制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會一步到位,對新股發行節奏和價格不會一下子放開,不會造成新股大規模擴容。
近日,《關于授權國務院在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中調整適用有關規定的決定(草案)》正式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同時,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受國務院委托就草案內容作出說明。如果草案通過,注冊制將會很快啟動。
張遠忠認為,注冊制提速,意味著證監會行政職能轉變的開始。淡化和弱化證監會的行政許可權,這樣會進一步壓縮尋租空間。注冊制表面上看是發行制度的轉變,實際上是證監會職能轉變的一部分。
在張遠忠看來,從證監會職能上看,監督管理應該是其核心職能,目前的股票發行等工作充當了很多非典型意義上的職能,證監會要為地方政府分憂,為其解困,還要維穩,這些不是證監會應有的職能,這些問題的解決則需要一個過渡期。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則認為,改革一方面會遭遇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有代價也有風險。如果沒有股災的話,注冊制也不會很順利。當然,如果沒有反腐倡廉的深入,簡政放權的大潮流倒逼改革,注冊制改革也不會像現在這么快。
2016年即將到來,董登新指出,注冊制下,新股的審核將實實在在地轉交給交易所,證監會對此不再過問,證監會是形式上的備案,這將是最大的突破。證監會在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后,將加強事中事后對市場的監管,更多地尊重市場,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強化監管力度和信息披露,強化中介機構的監管,體現證監會對于市場的威懾力,提高對市場監管的效率。
目前,證監會已經主動在改變自己,簡政放權已在路上。注冊制的落聽是簡政放權最實質的體現。 (.華.夏.時.報.王.兆.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