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電視劇生產的影視公司,并沒有多少核心競爭優勢,能否擁有足夠的資金用于前期電視劇生產環節的墊付,成為其商業模式的核心,而這也將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拉入資本大戰。
當銀行貸款這樣的間接融資通道已經難以支撐影視公司的融資需求時,這些公司就不得不轉向股權融資;而當這些公司的資本結構惡化,難以依靠內生增長獲得資本市場認可時,就會利用估值優勢尋求外延式擴張以支撐業績。
單集收入下滑
在今年2月17日上市的唐德影視(300426.SZ),曾經因為演員范冰冰和趙薇親赴深交所敲鐘而轟動資本市場,然而一派熱鬧的浮華背后,公司賬面上的應收賬款當時已經達到了3.2億元,超過了當期3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
在影視公司的賬面上,占比最重的一個是應收賬款,另一個就是存貨。簡單意義上理解,前者就是已經賣給電視臺但是還沒有收回賬款的連續劇,后者是正在拍攝或者已經拍攝完成,但是還沒有賣出去的連續劇。
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唐德影視賬面上的應收賬款為3.94億元,存貨為4.13億元,而當期的主營業務收入3.23億元,通俗意義上來理解,就是公司目前所生產的連續劇三分之一還沒賣出去,三分之一賣出去了但還沒有收到匯款,三分之一已經完成了銷售。
相比于唐德影視,還在等待上市的千乘影視似乎要好一些,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公司賬面上的應收賬款為2.93億元,存貨為0.91億元,而同期的主營業務收入只有1.2億元,雖然從銷售情況來看,公司所生產的八成連續劇都賣了出去,但是賣給電視臺的連續劇絕大部分都沒有收到回款。
從絕對值上來看,由于公司經營規模的壯大,勢必帶動同期應收賬款數額的增長,但是如果從參照值上來看,無論是唐德影視還是千乘影視,在應收賬款的回款速度上都越來越慢,從應收賬款周轉率這一衡量指標上來看,從2012年到2015年上半年唐德影視分別為1.89次、1.78次、1.49次和0.9次,同期千乘影視這一數據分別為4.1次、1.32次、1.2次和0.45次。
除了賬款回收越來越慢,千乘影視這幾年來投拍的電視劇單集收入也越來越低,2012年的時候公司總計投拍了309集連續劇,總收入為4.04億元,折合每集130萬元,而到了2014年總計投拍了663集,總收入卻下降到2.42億元,平均每集只有36萬元,到2015年上半年的時候,這一數字已經下降到不足24萬元。
在數據變化的背后,是最近幾年整個電視劇市場出現供過于求,影視劇公司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本山”優勢不再
只有23名員工的千乘影視,旗下并沒有簽約的藝人團隊。
這幾年來,千乘影視影視劇制作商,主要是和金牌編劇簡遠信、周勇等形成了長期默契的合作關系,同時與本山傳媒旗下的趙本山、小沈陽等演員也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公司這幾年來的一些主要盈利影視劇都是依靠這些合作關系完成的。
但是,雙方合作不具有排他性,目前簡遠信也在和華策影視(300133.SZ)合作,同時,過度依賴于本山傳媒的合作已經開始影響到公司的收入。
在2012年和2013年的時候,給千乘影視帶來收入最高的兩部首播劇都是和本山傳媒合作的,《怪俠歐陽德》和《第二十二條婚規》平均每集的售價分別為285萬元和185萬元;不過這種優勢并沒有維系多久,到了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公司和本山傳媒合作的兩部劇,首播時每集的最高售價只有137萬元和139萬元。
當越來越多的觀眾從傳統電視渠道轉向網絡視頻渠道之后,包括華策影視在內的一批電視劇生產龍頭,都開始出現收入低于預期,但是即便如此,去年唐德影視推出的《武媚娘傳奇》還是創出了每集250萬元售賣價,而近期推出的《羋月傳》電視臺和網絡合計每集售價約為400萬元至500萬元。
在西南證券行業分析師劉言看來,從2015年初開始實施的“一劇兩星”政策,加劇了整個電視劇產業的結構性供求不平衡的狀態,一面是精品劇需求持續高漲,另一面是普通劇需求開始走向萎靡,馬太效應在行業內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按照行業分析師的統計,一部精品劇每集的售價大約在200萬元至300萬元之間,而大部分連續劇的售價只有幾十萬元。
也正是基于此,影視公司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本用于投拍精品影視劇,這種資金需求儼然是銀行貸款所無法支撐的,因此,從2014年以來,無論是借殼主板市場還是掛牌三板市場,都希望能夠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以最快的速度獲得熱錢和快錢的支持。
角逐資本市場
相比于那些急于借殼上市和掛牌新三板的影視公司,尋求A股上市的影視公司顯然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
此前,即便是曾參與出品過《瑯琊榜》和《羋月傳》等一批精品影視劇的儒意影業,被天神娛樂(002354.SZ)收購49%股權時,估值也只有27億元;而另一家正在尋求借殼*ST星美(000892.SZ) 上市的歡瑞世紀,其估值也只有30億元。
相比于歡瑞世紀2015年扣非后1.52億元的預測凈利潤,千乘影視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只有不到4235萬元,預計全年的凈利潤也難以超過歡瑞世紀。然而從估值上來看,千乘影視未來的市值可以參照與其凈利潤水平差不多的唐德影視,后者停牌前的總市值為142億元。
上市后的資本平臺已經成為這些影視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優勢。12月7日,唐德影視開始停牌啟動非公開發行事項,計劃募集資金10億元,相比于年初上市時募集的4.5億元資金,規模翻了一番。
在擁有了強大的資金優勢之后,唐德影視已經開始利用自有資金投資多家影視劇制作公司,而這些并表的收購項目無疑會進一步增厚公司今年的業績,然而涉及到未來戰略,公司方面表示將會增加電影業務,和現有的電視劇業務實現一比一的收入比例。
眼下,影視劇上市公司在戰略轉型上都傾向于對IP資源的爭奪,一方面可以掌握大量的粉絲群,同時經過市場檢驗的故事較傳統編劇創作在投資風險上也更利于把控,而在戰略定位上,各家影視公司都在融合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生態圈,將傳播渠道從傳統的電視臺轉向互聯網、移動終端等,實現“臺網聯動”。
作為國內電視劇生產第一陣營的華策影視也在全面向互聯網轉型,公司目前推出的全網劇,價格區間都在100萬元至300萬元之間,在這一數字的背后,是過去兩年間網劇市場爆發式的增長,而這一市場空間被行業內分析師寄予厚望。(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