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底的到來,這樣的發行方式將戛然而止,明年要獲得新股,錢沒用了,而股票則成了申購新股的籌碼。其實吧,看似錢沒用了,最后拼搏的還是錢,這股票不是用錢買的么?
現在新版IPO發行方案已經征求意見完畢,想必正式亮相的時間不會太久,據說現在的問題是擔心中簽的人不繳錢咋辦?根據13年前實施過的這個方法,不交錢的情況難以避免。現在實施的所謂老方法,投資者做一次申報即可,中簽自動扣款。明年新版IPO,投資者對中簽的新股還需要一次申報繳款,股市中屌絲股民比較多,用市值申報時,反正不花錢,不報白不報,中簽后未必懂得繳款程序,以前每次都有承銷商對剩余籌碼買下的。當然像現在這樣上市后N個漲停行情,承銷商會笑不動,可碰到大熊市,不愿繳款者越來越多,承銷商就吃不了兜著走。這個方法之所以在10年前被放棄就是這個原因。至于現在加了一條對不繳款的投資者處罰,其作用幾乎等于零,等到熊市來臨,不要說三次不繳款要予以限制,人家根本就徹底放棄,那新股賣給誰去呢?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在市值申購的時候,按市值繳10%的保證金總可以吧,這樣既方便投資者,中簽的自動扣款,也方便券商清算,更主要的是解決了資金面的困境。現在28家新股分三批發行,每次凍結資金約3萬億元,而每批發行市值只有10來億元,如果按這個市值繳一成保證金,這對市場沒任何影響。不花錢的東西,人們不會珍惜。
對投資者而言,明年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市場,大家感覺到手中的股票"含權"了,這個"含權"僅意味著你可以用它來申購新股,但并不保證一定中簽,即便中簽了也并不保證一定賺錢,如此而已。最好的結果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大豐收,一年下來,手中的股票市值升值了,此乃主營業務。另外將申購新股作為營業外收入,分享到一年中一級市場的平均利潤,如果是這樣的結果那就是上上大吉了。一般的結果是,中簽的新股賺錢了,而為申購新股持有的市值卻縮水了,兩者相抵,基本扯平。當然最壞的結果是一年下來新股不賺錢,老股大賠錢。
注冊制的路徑已經確定,新股發行正常了,市場輸入了新鮮血液,市場機會也就更大了,投資者調整好倉位,爭取一、二級市場雙豐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