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韓媒報道,2015年11月30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簽署后歷經約6個月,終獲韓國國會審批,這是自2014年11月10日兩國領導人正式宣布中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實際上達成一致以來,時隔386天取得的成果。
韓國政府、朝野國會領導層曾在以農業補償為主基調的五項提案上存在意見分歧,但最后就通過中韓自貿協定批準案問題達成了協議。
當天上午,朝野兩黨舉行各黨內部議員會議并在批準案得到追認后,下午4時召開正式全體會議進行了表決。共有265名議員出席當天的全體會議,其中贊成人數達到196票,反對僅有33票,另有36票棄權。
由此,中韓自貿協定正式通過國會批準,經過一系列確認程序后有望在20天后,即年內正式生效。鑒于稅收年度起始日為1月1日,韓國政府致力促成協議在年內生效,以便在翌年(2016年)獲得二次關稅優惠。
中韓自貿區談判于2012年5月啟動,是中國迄今為止對外商談的覆蓋領域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區,對于韓國來說,是目前為止關稅優惠對象數量最多的自貿協議。而與最大貿易伙伴實現關稅減讓,不僅僅是含金量龐大的一筆交易,更是韓國走出“霧霾經濟”的重要轉折點。
正如韓國總統樸槿惠所說,中韓自貿協定的生效每推遲一天,就會喪失4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228萬元)的出口機會。而自貿協定生效后十年內將為韓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貢獻0.96%的增長幅,有效帶動韓國的就業與出口市場。
兩國消費者摸得到的好處

具體到中韓自貿協定對兩國企業的影響,兩國企業將獲得更大發展機遇。比如,在貨物貿易方面,中國最終將有90.7%的產品對韓國取消關稅,覆蓋自韓國進口額的85%。同時,韓國最終將有92.2%的產品對中國取消關稅,覆蓋自中國進口額的91.2%。
中國的紡織服裝、有色金屬、鋼鐵、機械設備等行業企業,可以進一步降低對韓國出口成本,提高在韓國市場份額。韓國的機械設備、化工、液晶顯示等行業企業,也將更好地分享中國的廣闊商機。
對于兩國百姓來講,自貿協定的生效,意味著不用踏出國門就可以購買到對方國家質優價廉的商品。目前,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韓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達成自貿協定后,經過最長20年的過渡期,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
隨著開放程度的提高,可供百姓挑選的商品種類將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優惠。尤其是廣受中國消費者青睞的韓國化妝品、服飾、電飯煲、擦地機器人等商品都將有機會進入尋常百姓家。反之,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也將進入韓國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17個領域。因此,除購買到這些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物外,民眾還可以享受到優質服務。例如,協定新增了允許在華韓國旅行社延攬顧客的內容,這意味著有赴韓旅游需求的游客通過在華韓國旅行社能獲得更多旅游咨詢和更到位服務。
另外,持有韓國醫師執照的醫生還可在中國進行短期行醫,期限有望從6個月逐漸延長至1年。未來有整形需求的中國消費者不出國門即可享受到韓國整形醫生的上門服務。
隨著自貿協定的生效,預計韓國生產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化妝品、小型生活家電等將成為中國市場上的熱銷品。而中國生產的手工藝品、服裝、食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中間產品將憑借價格優勢迅速占領韓國市場。
汽車與大米的較量

中韓自貿區第一階段談判結束時,就廢除關稅的產品比例(90%)和進口額比例(85%)初步達成共識。根據該標準,兩國貿易產品分為一般產品、敏感產品、超敏感產品共三類,雙方為其設定了不同的開放時限,一般產品在10年內、敏感產品在10至20年內實現開放,而超敏感產品的開放時間推遲到20年以后。
在最終的協定里,在制造業方面,汽車和零部件未被列入關稅減讓對象或中長期實現貿易自由化的對象。在農水產領域,韓國大米、辣椒、大蒜以及魷魚、帶魚等20種水產品目未被列入關稅減讓對象。
另據了解,作為兩國自貿協定中最備受爭議的領域,韓方農業在協定生效10年后,將蒙受約1600億韓元的損失。為此,韓國政府與兩黨同意在十年內對農漁業從事人員共給予一萬億韓元的補償,并承諾將下調農漁業政策基金的固定借貸利率等。
報道稱,這次中韓自由貿易協定未涵蓋的稅目約占總稅目的9%左右,主要是農產品,原因是韓國對本國的農業保護較大。不過以此為基礎原料的加工食品能夠享受關稅減免,長期來看兩國農產品受到的間接利好仍有空間。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調整以及中國市場日趨成熟,中韓市場之間的差距將逐漸縮小。對兩國企業來說,中韓自貿協定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對韓國企業來講,中國市場無疑是最大機遇,中國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制度松綁,將令韓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變得更為順利。但韓國企業能否真正贏得中國市場還要看“韓國制造”究竟能有多大潛力。
反過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一方面可以學習韓國許多領域的先進技術,同時還可利用中韓地理位置優勢和相似文化圈的背景,將韓國市場作為中國新產品向世界推廣的測試中心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