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監管部門的安排,2016年起,IPO規則將迎來重大變化,今后新股不繳款而按市值申購,屆時新股中簽率將大幅下降。
舊規則下
年內28只新股 仍預先繳納申購款
本周,10家新股進入申購程序,其中凱龍股份本周一(11月30日)申購;中堅科技、三夫戶外、潤欣科技、邦寶益智、安記食品、道森股份、博敏電子、讀者傳媒12月1日申購;中科創達12月2日申購。10只新股總募資金額為70.91億元,有兩大突出特點:一是募資規模普遍較小,平均募集金額為4.21億元。二是集中于新興產業,10家新股中,有5家屬于軟件服務、傳媒等新興產業。
這次10只新股發行后,年內還有18只新股待發行。
監管部門表示,申購新股仍按照舊規發行,需要預先繳納申購款,待申購完成后未中簽款項全額退還。
本周10只新股 中科創達最熱門
按當下規則,根據測算,個人投資者如在滬市有24萬、深市有12萬市值的股票,并且有150萬左右的資金,才能頂格申購本周的全部10只新股。但現實情況是,很多投資者只能挑選其中一兩只或兩三只申購。那么,這10只新股,哪些比較熱門呢?
國泰君安表示,從可比公司的估值角度來看,預期上市漲幅較大的有:中科創達、潤欣科技、邦寶益智。由于發行價格絕對值較低,預期上市漲幅較大的有:潤欣科技、博敏電子。由于發行股本最少,流通市值小的個股建議關注:三夫戶外。
中金相對看好潤欣科技、邦寶益智、讀者傳媒。
申萬宏源本輪新股首推中科創達。
國金證券建議關注折價率較高的公司:凱龍股份、中堅科技、中科創達。
招商證券預期漲幅最高的是行業PE較高的中科創達和潤欣科技。
新規來臨
一喜:中簽再繳款 不占用資金
年內28只新股按舊規則完成IPO后,2016年起,監管部門針對巨額打新資金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投資者持有深圳市場或上海市場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1萬元以上,即可參與新股網上申購。
對于這項新規,信達證券投資者劉女士認為,“中簽后再繳款”的新規定更加合理,不占用資金,讓資金使用效率更高。“我也跟著打過新股,后來不參與了,因為每次一打新都得賣出一些股票才能湊齊資金,可能會錯過行情。”
以本周10只新股為例,如果以平均千分之四的中簽率計算,則要在滬深兩市凍結超過1萬億元申購款。
一憂:打新回報率將大幅降低
每有新股發行,因較高的回報,總會吸引大量投資者參與。自2014年1月份IPO重啟以來至今,共有70天可以申購新股,317只新股發行。同花順測算的樣本數據中中簽個人占申購人數的比例達到了17.5%,平均每人獲利25943元,相當于每人賺了5部蘋果6S手機。從新股收益排行榜來看,如果打到牛股,收益挺可觀。排在首位的是漢邦高科,漲停板數達25個,中一個號的打新收益為12.9615萬元。
但新規則取消預繳申購資金將使中簽率大幅下降,打新回報也將大幅降低。從網下申購而言,由于幾乎無資金占用,預計網下投資者將普遍參與打新,網下中簽率將大幅降低。機構數據顯示,通過規模比較,預計網下中簽率將下降為原來的1/3到1/2。
從網上申購而言,打新中簽率或下降50倍。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為20%,對應的A股流通市值約為8萬億,假設一半個人投資者參與打新,按2014年平均每家新公司融資5.71億元測算,那么每期新股的中簽率約為萬分之零點七,2015年新股中簽率普遍在千分之四左右,這意味著網上申購中簽率將下降50倍以上。沈陽日報、沈陽網記者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