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公司近年來存在經營業績增長乏力的情況,且報告期內公司稅收優惠增加的凈利潤占公司當期凈利潤比例也逐年增多,至2014年末,該比例已達44.78%。同時,隨著公司營業收入的逐年增長,其應收賬款也相應水漲船高,甚至遠遠超過公司營業收入的增幅。另一方面,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是居高難下,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則相對偏低,近年來均低于行業平均值。
稅收優惠占凈利潤比重過高
記者從招股書中看到,公司近年來存在經營業績增長乏力的情況。數據顯示,2011至2015年1-3月,公司凈利潤分別為2824.89萬元、4105.65萬元、4153.81萬元、4408.50萬元、1029.05萬元,2012、2013、2014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5.34%、1.17%、6.13%。
值得注意的是,稅收優惠在公司凈利潤構成中占比較大。從招股書中可以看到,2011至2014年,華自科技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軟件產品增值稅負超過3%的部分即征即退、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增加的凈利潤分別為1010.38萬元、1473.38萬元、1673.44萬元、1974.00萬元,占公司當期凈利潤比例分別為35.77%、35.89%、40.29%、44.78%。此外,公司部分出口產品的增值稅適用免抵退政策,退稅率為 17%。
有分析人士指出,財稅優惠政策短期內可以給公司帶來好看的業績,但是并不可持續,沒有了政府補助等營業外收入,公司的業績表現很有可能即刻“變臉”。
此外,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軟件產品的相關管理辦法,高新技術企業、軟件產品證書需要年檢或延續審核。公司存在因該等政策發生變化或者公司自身條件發生變化而不能持續取得相關資質或證書,導致不能繼續享受有關稅收優惠而對經營成果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的風險。
以公司獲得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為例,該資格的有效期為三年,公司于2010年取得該資格,并順利通過了2013年度復審,發證日期為2013 年 11月1日,也就是說,到2016年11月1日以后,公司無法繼續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優惠稅率。
應收賬款增幅遠超營收增幅
隨著營業收入的逐年增長,公司應收賬款也相應水漲船高,甚至遠遠超過營業收入的增幅。招股書顯示,2011至2014年,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9370.73萬元、13523.42萬元、15213.82萬元、17561.66萬元,占公司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4.43%、29.57%、29.97%、25.33%。2012、2013、2014年,公司應收賬款的同比增長率依次為44.32%、12.50%、15.43%。
同期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7385.44萬元、33106.63萬元、34222.36萬元、35846.08萬元,則2012、2013、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0.89%、3.37%、4.74%。由此可見,公司營業收入增長放緩,但應收賬款增長卻呈現上升的趨勢。
投資者應該了解的是,應收賬款對公司資金流動性水平有較強的預示作用。由于應收賬款占用了公司較多的資金,若不能及時收回,將增加公司的資金成本,而計提的壞賬準備和核銷的壞賬損失則會對公司未來利潤水平造成不利影響。
根據招股書中的數據,近年來華自科技的資產負債率也是居高難下。2011至2014年,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44.74%、46.32% 、44.40%和53.71%,同期公司的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卻相對偏低,且均低于行業平均值。
表:華自科技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指標與行業均值的比較
公司簡稱 財務指標 2011年12月31日 2012年12月31日 2013年12月31日 2014年12月31日
平均值 流動比率(倍) 1.82 1.71 1.64 1.69
速動比率(倍) 1.46 1.36 1.33 1.42
資產負債率(母公司) 49.40% 48.38 49.34% 50.10%
華自科技 流動比率(倍) 1.68 1.51 1.58 1.49
速動比率(倍) 1.25 1.20 1.26 1.12
資產負債率(母公司) 44.74% 46.32% 44.40% 53.71%
來源:華自科技招股書
募投項目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據了解,華自科技本次IPO募集資金投向的項目金額為27007.84 萬元,擬用于四個項目建設:一、智能發配電系統設計集成及總裝總測基地建設,擬投入資金13939.84萬元;二、水利水電綜合自動化系統擴能及技術升級改造,擬投入5340萬元;三、營銷網絡及遠程運營服務中心建設,擬投入資金3956萬元;四、水利水電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擬投入資金3772萬元。
據招股書顯示,上述投資回收期約為6 年(含建設期)。盡管公司已經經過了慎重、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論證,使得募投項目具有良好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基礎。但不可否認的是,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基于當前市場環境、技術發展趨勢、現有技術基礎等因素作出的,但項目建設期卻有2-3年,在此期間,很有可能因為技術問題、產業政策變化、市場變化以及管理水平變化等諸多不確定因素而導致項目的投資成本、回收期、達產規模難以達到預期的效益,甚至有可能不賺反虧。
從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截至2014年12月31日,除了項目四已經進展到投入1102.19萬元開展研發工作并支付材料費、人員工資等,算得上是略有進展以外,其余項目基本仍處于原地踏步狀態。而投入資金占本次IPO募集資金過半的項目一,目前的項目進展情況僅為前期勘探和初步設計階段,僅投入了12.50萬元。營銷網絡及遠程運營服務中心建設尚未有資金投入,說明該項目仍未開始。
華自科技能否突破重重障礙,順利登陸A股市場?本刊記者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