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IPO有利新三板
時隔5個多月,A股又將迎來一批新股發行。證監會11月20日正式宣布10只新股即將進入發行程序,對此,筆者專訪了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市場領導合伙人吳曉輝和聯席領導合伙人歐振興,聽兩位專家分析此次IPO重啟的意義與影響。
降低交易成本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市場領導合伙人吳曉輝表示:“在目前實體經濟疲軟以及國企改革需進一步深化的環境下,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功能之一,融資功能的恢復和發展將有利于增加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新股發行重啟,市場功能逐步恢復。”
“長遠看,是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的客觀要求;有助于激發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活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社會創造更多財富,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有助于優化我國金融市場的融資結構,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也有助于降低國民經濟整體杠桿率水平,降低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中風險。”
此次IPO重啟規定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2000萬股以下,無新老股轉讓的,可以直接定價方式確定發行價格,不進行網下詢價和配售等,吳曉輝認為此舉縮短了發行周期、提高了發行效率,也節約了中小規模企業的發行成本。
同時,吳曉輝也表示:“由于取消預繳款制度,從資金面上,此次重啟IPO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對二級市場的影響,降低了投資者交易成本,也減輕了未來新股申購可能給貨幣市場帶來的擾動。”
預先繳款改革
吳曉輝分析道:“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取消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會給貨幣市場帶來積極影響。新制度下IPO對貨幣市場和利率的沖擊會大幅減弱。此前機制要求先繳款再確定中簽率,所以新股發行期間會有大量資金凍結。而在新股發行間隙,資金會重新回流貨幣市場,造成間歇性、暫時性的資金供需不平衡,導致利率波動性加大。”
“而新制度下這種波動會大幅降低,有利于維護貨幣市場的穩定和央行貨幣政策的有效傳導。”
同時,吳曉輝也表示:改革后,打新資金門檻限制大幅降低,參與打新的機構會大幅增加,會顯著拉低中簽率,直接造成打新股的收益大幅下降。”
對新三板及港股影響
吳曉輝認為,IPO重啟將對新三板產生影響,但這種影響或幷不會很大,因為新三板和主板在IPO發行條件、上市流程和上市周期還是存在顯著差異的。
“重啟IPO成為新三板制度改革的契機,帶動新三板分層制度的加快推出,使新三板處于各個發展時期的企業在所屬的層次上穩定下來,有利于新三板的長期穩定。以往估值體系一刀切的情況也將隨之改變,為競價交易、轉板等重要制度奠定了基礎。新三板未來將引入競價交易,建立混合做市商交易機制,進一步提高市場的流動性。”
香港股市方面,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伙人歐振興則表示:“一直以來,香港市場都是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首選地點。多年來,香港新股市場的高速發展也是有賴內地企業的上市項目。赴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大多是需要走出去擴展業務、需要國際投資支持的國企,以及需要募集大量資金的民企。”
“而選擇在內地上市的通常都是本土企業或業務重心集中在內地,在內地市場可以享有更高估值,或者是需要在內地加強知名度的企業。然而在2013年和今年A股IPO暫停后,我們均沒有見到香港新股市場有顯著的調整,因此當年和今年A股新股重啟時,我們見到對香港市場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不過由于目前中國證監會正在受理的申請IPO企業有680多家,而新股發行注冊制也勢在必行,歐振興預料:“中長期A股市場的高市盈率問題將會得到舒緩,令到其他海外市場如港股與A股的市值差異收窄,繼而令內地企業持續赴香港上市。” 同時,他表示A股IPO的重啟,將加快深港通時間表的推進:“根據滬港通的經驗,深港通的推出將有利于港股及A股市場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