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證監會宣布完善新股發行制度,重點圍繞巨額資金打新、監管發行條件、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事項,提出了改善新股發行的措施。具體措施包括:
一是針對申購新股對貨幣市場的影響,針對投資者賣老股打新股,取消新股申購提前繳款,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繳款,同時強調新股申購應為投資者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行為,證券公司不得替投資者全權委托;
二是調整發行監管方式,將一部分審慎監管要求的發行條件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三是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小盤股發行,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和中介機構定價,以降低中小企業發行成本;
四是加強對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建立攤薄回報機制;
五是強化中介機構監管,落實中介機構責任,建立保薦機構先行賠付制度,完善信息披露抽查制度,進一步提高信披質量,明確審計機構為勤勉盡責標準。
證監會表示,新規的征求意見期和技術系統準備期預計約為兩個月,即,IPO新規將于2016年1月后開始實行。
重啟IPO,意味著經歷了數月的震蕩后,A股市場運行逐漸進入常態化,11月9日,A股市場亦以大幅上漲顯示了對IPO重啟的認可。更重要的是,此次IPO新規為未來順利過渡到注冊制作出了進一步的鋪墊。
瑞士信貸表示,重啟IPO和投資新股的超高收益將推動A股市場再度上漲。更有機構大膽預言, IPO重啟很有可能在A股開啟一個史無前例的“慢?!睍r代。
市場化方向的一大步
平安證券認為,證監會宣布重啟暫停了4個多月的IPO,對于資本市場來說意義重大。A股市場歷史上,IPO曾經8次暫停,8次重啟,IPO重啟往往象征著資本市場信心的重新凝聚,也意味著實體經濟能夠享有更多資本市場所帶來的紅利。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面臨著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推動改革和轉型是宏觀政策的主要方向。三中全會改革也明確提出了資本市場改革的方向:“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睂τ诟母锖娃D型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改革和轉型的成敗。
回望2015年6-7月,A股市場經歷了異常波動,IPO一度暫停,整個資本市場對于改革和轉型的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中國政府全力穩定市場,并同時加緊推行各個層面的改革政策,9月以來,資本市場重回上行軌道,市場交易日益活躍。此次證監會宣布重啟IPO并改革新股發行制度,等同于認定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重回穩定,預示著資本市場改革也將再次揚帆起航。
平安證券表示,IPO重啟的時間點略早于市場的預期,但卻體現出了決策當局對于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的決心和信心。
“在當前時點盡快恢復IPO是政策的理性選擇?!闭猩套C券(600999)表示。
首先,市場情緒明顯已經穩定,配資清理問題也已基本了結。盡管IPO重啟是一個強烈的認可救市任務完成的信號,但是市場已經能夠承受這個消息。
其次,當前的經濟環境亟須重新啟動股市的融資功能。2015年貨幣政策經過多輪寬松之后,短期再度大幅放松的概率快速降低。央行在第三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明確提及了“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除了借助財政政策發力以外,通過股權融資市場降低企業杠桿率也是一個重要舉措。
招商證券認為,證監會在重啟IPO的同時也在小心翼翼地呵護市場的情緒。
第一,進度上,2015年底前只是計劃恢復因股災被暫停發行的18家公司的上市,顯然恢復IPO的決定并非為了對沖市場當前的樂觀情緒,反而更像是謹慎的投石問路,試探市場的承受力。管理層明顯是希望能夠順利平穩地重啟市場融資功能。
第二,新的發行方式取消了預繳款,避免了重啟時可能會對市場造成的一次性資金抽離沖擊。第三,定價主動權回歸融資方。在沒有注冊制,以及A股整體估值偏高的環境下,新股上市一直存在著“沒有大規模超募或大額套現-必要的發行量保證可流通性-市場化定價”這一“不可能三角”(即永遠只能滿足其中兩個條件)。管理層選擇放棄散戶喜聞樂見的大幅壓低發行價的新股“彩票”,將利益的天平重新向發行人傾斜,顯然也是為了避免抬高打新的無風險收益,對二級市場造成沖擊,降低場外資金放棄參與二級市場而進行打新的吸引力。
安信證券表示,IPO重啟利于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也體現了監管層對市場進入常態的一個默認。此次IPO制度的完善亮點頗多,整體朝市場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首先,取消現行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后再進行繳款,將大幅減輕新股發行對市場的資金壓力。
以2015年的數據為例,2015年初至今新股上市共募資1466億元,但采用預先繳款制度使得網上網下共凍結資金達28.41萬億元,平均認購倍數達194倍,抽血效應極其明顯,也造成了貨幣市場利率的大幅波動。按配售后的數量繳款將顯著降低新股的抽血效應,減小對股市和貨幣市場的沖擊,這是最明顯的制度改善利好。
華泰證券(601688)也表示,申購制度改革,取消預繳款、凍結資金的規定,有助于平滑申購新股時的交易所資金利率的脈沖式變化。在6月IPO暫停后,交易所資金利率中樞已經有相當程度下移,流動性相對充裕。新規之下,新股發行期間,對流動性將不會再造成大的沖擊。
同時,申購制度的變化有利于新股發行期間整個市場的持倉穩定。在堅持市值配售制度下,取消申購預繳款,這將大概率增強有打新需求的投資者持倉及增倉的意向,特別是持倉及增倉低估值、流動性高、股息率高的大藍籌。
其次,其他諸如簡化發行審核條件、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加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措施均是朝著市場化方向前進了一大步,有利于未來注冊制的推進,有利于資本市場長期的發展。特別指出的是,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主承銷商協商定價是發行定價的一大突破,不僅發行效率上升,還將使得小盤股的發行價不受行政的指導,將可能更貼近市場價發行。
再次,市值配售制度保持利于增強投資者持股及新增買股的意愿。疊加不預先繳款制度,提高了投資者資金的使用效率,也不存在此前賣老股打新的壓力。且在打新收益率較高的情況下,投資者根據市值配售可能加大藍籌股的持倉(此時打新收益率可以覆蓋藍籌股的波動風險)。
利于市場長遠發展
平安證券表示,此次IPO重啟和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預示著注冊制改革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將加速推進,從而打通實體企業直接股權融資的渠道。
市場期待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完善,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推動戰略新興板盡早落地,吸引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回歸;第二,加快新三板分層制度建設,推動成長型新興產業企業在新三板掛牌;第三,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和再融資制度,為注冊制的落地完成制度建設。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參與者不斷增加,市場的活躍度和有效性將進一步提高。在滬港通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加快推出深港通;隨著人民幣有可能加入SDR,未來A股市場指數將很有機會加入MSCI。作為全球經濟增長最快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人民幣資產的全球配置地位將得到顯著的提升。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IPO重啟對于短期資本市場并無實質性影響。根據A股市場歷史上曾經的8次IPO從暫停到恢復的市場表現分析,重啟IPO無論是在短期還是中期對股票市場的擾動均有限,而且指數在IPO恢復后上漲和下跌的概率均接近50%。
就短期市場而言,在IPO恢復的當天,平均漲幅為0.32%,而最大的下跌幅度只有1.38%;從中期角度觀察,1個月以后指數的平均漲幅為0.69%,而最大下跌幅度也只有7.64%。因此,IPO重啟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偏中性,沖擊相對有限,其標志性意義更大,體現監管部門認為市場已經恢復常態化。
平安證券認為,此次IPO重啟對于恢復投資者信心的效果值得期待,有利于短期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提升,對于短期的市場影響偏正面。當前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但資產的回報率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權益類投資仍然受到市場資金的明顯青睞。隨著配資清理工作的結束和資本市場風險偏好的緩慢回升,預期市場正在逐漸回到穩定的慢牛趨勢上。
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則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放眼未來,支持資本市場上行的核心因素是改革和轉型(包含資本市場本身的改革),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總需求下滑、部分行業出清過程艱難、海外貨幣政策調整(如聯儲加息)三重壓力。
IPO重啟有利于更多中國的優質企業獲得資本市場的紅利,而新股發行制度的調整,將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便利性更加明顯。長期來看,既有利于資本市場容量的增加,也有益于資本市場結構的調整。
打新收益率將下降
海通證券(600837)表示,IPO雖然增加股票供給,但也會帶來資金流入,尤其是打新、炒新資金。市場上漲階段,IPO重啟后打新收益率很高所以能吸引更多資金入市,而市場下跌階段,打新收益率低自然難以帶來更多增量資金。
以2000年后5次IPO重啟為例,比較2001年11月2日、2006年6月2日、2009年6月29日、2013年12月30日4次新股IPO重啟之后打新收益率(2005年1月IPO重啟時間較短,對比意義不強),2001年熊市氛圍中只有3.3%,低于企業債收益率的4.5%,IPO重啟后市場繼續下跌,另外3次都在8%以上,遠超同期的企業債發行利率,IPO重啟吸引資金回流股市,市場上漲趨勢不變。
海通證券還認為,IPO新規取消了預繳款制度,采用市值配售制度將消滅大部分專門打新的資金,將利潤留給二級市場投資者。
根據基金類型和投資方向統計,2015年上半年“打新基金”至少83只,二季度末規模達5484億元,7月份IPO暫停之后,三季度末縮減至1375億元,萎縮75%,而同期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規模萎縮43%,與上證綜指最大跌幅45%接近。而且大類資產配置上,83家打新基金二季度末在股票、債券、銀行存款和現金等的比例為2.5%、9.5%、88%,三季度末為2%、73%、25%。由此可見,股災后IPO暫停導致大量打新基金從股市流入債市。隨著IPO重啟和市值配置制度推出,這些資金未來必將回流股市。
此外,2015年上半年,打新收益率平均9%,推高了無風險利率,取消預繳款制度和市值配售制度下,這個堰塞湖將不存在,有助于全社會利率下行的創導機制更順暢。
安信證券表示,新的發行制度下,未來的打新收益率將下降,但較目前較低的無風險收益率仍具有明顯吸引力(除非市場情緒非常不好可能存在破發的風險)。
根據安信證券的統計,從2015年初至今的打新收益率看,網下打新5日收益率為0.3%,網上打新5日收益率為0.7%。
雖然按配售后繳款會使得參與打新的號數增多(機構受資金限制放開,普通股民打新積極性也增加,且回撥機制下網上中簽率仍將高于網下中簽率),未來中簽率將會下行(此前網下平均中簽率為0.22%,網上平均中簽率為0.53%),但即使中簽率下行,打新年化后的收益率(假若按0.15%、0.4%的中簽率測算,5日的網下和網上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0%、25%)相較于目前較低的無風險利率非??捎^。
另外,安信證券特別指出公開發行2000萬股以下的,取消詢價環節,由發行人、主承銷商協商定價是發行定價的一大突破,使得小盤股的發行價不受行政的指導,更貼近市場價的發行,這也將大概率減小這些小盤股未來上市后的上漲空間。
假設新股5日的平均漲幅從128.06%下行至60%,則按0.15%、0.4%的中簽率測算,5日的網下和網上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5%、12%,新股漲幅下行下的打新收益率相較其他無風險收益產品仍具有明顯的吸引力。當然在市場情緒非常不好的時候,若小盤股發行定價與市場價接近,不排除未來出現破發的情況。
開啟“慢牛”模式?
西南證券(600369)表示,從此次IPO重啟的背景來看,7月份市場大幅度波動之后管理層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助于為未來市場步入“慢?!贝蛳禄A。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清理場外配資并繼續對場外加杠桿行為進行嚴格監管;對股指期貨交易制度進行改進,消除利用股指期貨誤導市場的交易行為;嚴厲打擊非法量化交易行為;嚴查市場操縱行為;嚴厲打擊地下錢莊的洗錢行為,最大程度縮減市場上漲后的資本非法外流行為。
而場外杠桿上升過快、市場操縱行為嚴重、資本非法外流等是造成6月、7月份A股大幅波動的結構性因素,最大限度消除這些因素有助于降低市場波動率。此外,金融強力反腐仍將繼續,這有助于持續凈化市場。
從IPO重啟的制度設計來看,此次重啟取消了以往的預繳款制度,將緩解市場的打新資金壓力,同時由于打新仍需要按照市值配售,因此,實際上增加了場外資金對于股票的需求。
從管理層的市場調控能力看,國家隊成為穩定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管理層對市場的掌控能力大幅度上升,這是救市前后最為顯著的差異。
救市期間,國家投入了將近2萬億資金,買入了大量股份。A股目前總市值約為45萬億元,國家隊占比約2%。而市場目前每日的成交量約為1萬億元,按震蕩市期間成交量的20%就可影響市場走勢估算,從理論上講,國家隊的資金與股份至少可以持續影響市場半個月的走勢。
此外,通過這次救市演練,既為追查市場操縱行為提供了線索,又提高了國家隊的實戰能力。IPO重啟表明資本市場在整個改革、創新進程中的戰略地位沒變。中國經濟的轉型、創新理念的實踐,都有賴于資本市場發揮重要作用,此前IPO停滯的局面是高層所不愿意看到的,管理層對于重啟資本市場的愿望是較為迫切的,其對于繼續推進資本市場在中國經濟轉型、創新中的決心和意志沒有變化,而且有可能比以往更堅定了。“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中,將創新列為六大核心理念的第一位,同時將推動經濟去杠桿作為降低經濟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步驟,這些都需要依靠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西南證券認為,2014年下半年開啟的牛市大邏輯仍然成立,即本輪牛市肩負著改革、創新的重任,之前市場的大幅波動,主要是由于存在著一些影響市場正常發展的結構性因素所致,目前隨著這些結構性因素的消除,市場有望重新回到正常軌道。市場未來有可能走出底部逐漸抬升的震蕩“慢?!弊邉?。
而針對目前偏多的市場輿情,東北證券(000686)卻提醒投資者更需冷靜,操作上更需審慎。
首先,從邏輯上看,股災時為救市而暫停新股,彼時視為利好;而今恢復新股發行、如果也被視為利好,那等于是無論暫停和重啟IPO都是利好,于邏輯不通。故新股發行中期看不應視為利好、至多是中性。股災期間,新股暫停后雖然市場7月初仍有慣性下挫,但救市組合拳止住了暴跌浪潮,階段性穩定了市場并形成從3373點到4184點的反彈,即中線利好。反之,重啟IPO,中線難做利好解讀。
其次,從理論上看,IPO重啟和發行制度變化對股市利好與否,根本上在于IPO能否為二級市場持續的導入增量資金,增加保證金余額和融資余額。如果能夠持續導入資金,則利好;反之,存疑。
假定未來IPO以市值配售、中簽后才繳款的方式來運行,那么按照目前市場樂觀的分析,即投資者為了中簽會買入股票甚至融資買入股票。但是,中期來看,隨著投資者配置底倉的行為結束后,再進行買入的需求將弱化;除非打新收益率遠超市場利率,但這顯然不現實。因為,預計中簽后才繳款的方式,中簽率將比原有模式更低些;在發行股票規模不變的情況下,打新收益率不會太高。除非新股大擴容,進而顯著提高打新的累積收益率;這對于二級市場而言,顯然是一個悖論。
其三,從實證上看,IPO重啟后有牛有熊。在經濟周期與股市周期關聯度較為顯著的階段,如果經濟走好或者上市公司的盈利走好,那么股市往往不懼新股發行的重啟,例如,2006年新股的重啟;反之,伴隨著新股重啟、即使短線仍有上攻動力,但中線也將走弱,例如,2009年6月IPO重啟以及2002年重啟。2014年初的新股發行雖然存在申購期前后的市場波動,但申購周期整體市場上漲、保證金增加、融資額增加,對二級市場形成溢出效應。
從邏輯、理論、實證角度看,IPO重啟以及市值配售的變化,其實暗含了政策不需要再演繹瘋牛的訴求。因為在原模式下要中簽,則往往儲蓄搬家、融資打新,助推了增量資金的導入;新規(細則還要跟蹤)式下,只要一次買入、后續無需大規模融資,更多的是中簽后在二級市場兌現收益的過程。
東北證券表示,考慮到企業盈利的疲弱,美聯儲加息的升溫,雖然監管層對于股市的掌控能力較之前有所提升,但伴隨著新股正式重啟以及新規則的實施,投資者仍需要冷靜。操作審慎。
對此,招商證券也認為,市場暫時還看不到快速泡沫化的空間。
首先,經歷了股災之后,管理層對于股票市場在經濟轉型階段所起的作用有了更清醒的認識,股市需要能夠維持一定的活躍度,以發揮市場的融資功能,服務于實體經濟需要。但是不會再次縱容惡性金融泡沫的產生,適得其反打亂宏觀政策的節奏。
再者,IPO規則的調整固然有安撫市場情緒的意圖,但是也一舉兩得地起到了向注冊制的規則過渡的作用,股票發行制度向注冊制又邁進了一步。
此外,招商證券還認為,臨近年底在市場缺乏上漲的持續主線時,投資者落袋為安的博弈情緒就會占據上風,這一點仍然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