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再次來襲。
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發生48小時后,國際市場16日早盤紛紛做出反應,恐慌情緒的釋放和新一輪風險重估開始,該事件的后續市場影響次第發酵。
面對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對部分善于利用市場套利機會的國際投資者來說,卻是一次可供捕捉的投資機會。
捕捉恐慌情緒釋放機會
對于巴黎恐怖襲擊的影響,大多數投資機構的共識基本都認為影響不會很大。
“以往歐盟遭遇的恐怖襲擊經驗顯示,金融市場受到的影響是短暫的,哪怕是遭遇最為沉重的襲擊。”瑞信分析師OliVer Adler、 Joe Prendergast的分析報告指出。
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國際投信首席策略師石金淳也認為,“但即使該事件對法國和歐盟經濟會有一些影響,我認為它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有限。”
但是即便如此,市場在面對不確定性事件時,仍然需要一次恐慌情緒的釋放。
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后,資本市場馬上有了反應。當地時間11月13日晚間發生恐怖襲擊后,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恐慌指數(VIX)在13日至14日迅速攀升,成為宏觀市場風向標。
至周一早盤,因巴黎發生恐怖襲擊事件促使投資者涌入避險資產,日元與美國國債期貨大漲,黃金價格自五年最低位反彈。周一,亞洲交易時段,日經225指數低開1.7%,韓國KOSPI指數低開1.4%,恒生指數低開1.96%,A股上證指數低開1.63%,但至收盤,上證指數已經翻紅收漲0.73%,日經225指數、韓國KOSPI指數、恒生指數收盤跌幅均略有收窄。
“我們專業從事波動率指數期權套利交易,在發生這種突發事件時,肯定產生波動率的急劇變化,會給我們提供交易機會,市場活躍的時候機會比較多”,美國東灣資本蔣希華表示。
“黑天鵝”事件的套利模式
面對意外的“黑天鵝”事件的投資選擇,國際上的專業對沖投資者已經有了成熟的套利模式。
“這種事件其實不會讓趨勢反轉。如以前馬德里大爆炸、倫敦大爆炸都沒有影響當時的牛市格局。倫敦大爆炸只給市場做了一根下影線,當天就收復了。但這次巴黎恐怖襲擊是在歐洲市場惡化的情況下,所以我認為會起到一定助跌作用。”長期從事全球宏觀對沖投資的廣濟橋資本基金經理袁玉瑋表示。
歷史數據顯示,2005年7月倫敦遭到恐怖襲擊后不久,英鎊貶值0.5%,倫敦富時100指數下跌1.4%,當天出現反彈。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到恐怖襲擊,美股首先下跌,隨后在一個月內回升至襲擊發生前的水平。
“面對這種局面,我們會從對沖角度考慮較穩妥的方案是買倫敦機場股票(沒有直接上市,而是在西班牙一家公司旗下)、德國機場股票,同時空巴黎機場股票;或者買泰國、澳大利亞機場股票,同時做空巴黎或其他歐洲機場股票”,袁玉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
至于為何此次主要將投資的標的選在機場股,袁玉瑋解釋稱,機場的對沖策略制定的基礎是英國和德國對移民的管理一向強于法國;此外,中國旅客可能會暫時遠離歐洲、轉向澳大利亞、泰國。此外,機場股相比航空股對突發事件的彈性更大,是因為機場的風險暴露形式最單純,而航空公司營運航線遍布世界比較難以測算,例如法國航空的利潤不一定大部分來自法國。
這不是袁玉瑋首次采用類似的操作策略。
據袁玉瑋透露其在日本核電站爆炸事件發生后,也采用過類似的策略:“我們在日本核電站爆炸后做過類似的應急策略是買澳大利亞煤炭股(因為距離日本近)、空南非煤炭股(因為距離日本遠), 短期利潤可觀;空歐洲電力股(因為核電比重大),是因為事件影響會在長期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