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馬元月 董亮)近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同時發布消息稱,對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進行了修改,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50%提高至100%。在業內人士看來,監管層的這一舉動本質上是在為A股市場主動降低杠桿,從而避免杠桿式瘋牛再度出現。
據一位資深融資客戶介紹,融資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資買入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需要注意的是,融資保證金比例直接決定了客戶融資買入交易的杠桿率。例如,當融資保證金比例為50%時,客戶用100萬元的保證金最多可以向證券公司融資200萬元買入證券,相對應的融資交易杠桿率為兩倍。而當融資保證金比例提高至100%時,客戶用100萬元的保證金最多只能向證券公司融資100萬元買入證券,而此時融資交易的杠桿率為一倍。由此可見,管理層的新規實際上是在變相為A股降低融資杠桿的比例。
而監管層之所以做出如此決定,與近期市場表現有很大的關系。統計數據顯示,近日隨著A股市場的不斷上揚,滬深兩市的融資余額也在快速上漲。9月30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最低約9040.5億元,此后上證綜指出現快速上漲,截至11月13日,在28個交易日中累計漲幅約17.86%。與此同時,融資余額也猛增至11月12日的約1.16萬億元,期間融資余額累計增長了約2592億元?!肮芾韺邮菫榱藴p少市場加杠桿的速度,近期市場漲幅與兩融規模增長比較快,通過提高保證金比例,相當于降低新增兩融的杠桿率。”在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看來,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也反映了管理層不希望市場出現瘋牛的監管意圖。而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也認為,這是管理層為防止A股出現高杠桿的預防措施。李大霄同時認為,在融資新規之下,不會對市場形成特別大的利空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