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IPO重啟的重磅消息來襲,A股市場的反彈態(tài)勢卻并未因此而有所改變。滬深兩市股指周一雙雙出現大幅上漲,銀行、央企改革等藍籌股接過了券商股的上漲接力棒,成為周一股指繼續(xù)上行的動力來源,兩市成交也繼續(xù)維持在1.3萬億元的量級。
那么,A股新一輪牛市是否已經就此開啟了呢?
長城證券策略分析師汪毅認為,IPO的制度改革,從本質上看,是為了讓游戲規(guī)則更加透明,讓市場上多發(fā)的貨幣更愿意進來,借以消化中國經濟結構中的債務壓力,甚至產能過剩等難題。但股票市場終究是以企業(yè)融資為目的,是為了發(fā)展實體經濟所準備的融資渠道,所以經濟體制改革、結構順利調整才是支撐資本市場中長期持續(xù)健康走強的核心要素,即改革支持估值的邏輯可以延續(xù)的關鍵。中期市場走勢能否延續(xù),歸根到底要看改革進度和美聯儲收縮貨幣的節(jié)奏,目前已經進入了中美賽跑搶時間的時刻。中國資本市場毫無疑問步入了波動較大,但中樞緩慢上升的時代。
短期而言,市場已經提前幾天反映了新股發(fā)行制度改革的利好,本周還有一部分需要參與新股申購的資金將被動地先增加市值的比例,這或將構成市場進一步的增量資金;另一方面,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增強,也許對于短期中國經濟和通脹層面的影響有限,但這種加息周期的來臨本身就將使得全球資本市場的估值體系承壓,特別是在每一次加息預期增加的時刻,所以短期市場更多是震蕩向上的概率較大,對于中期市場看法傾向于中樞抬升的幅度有限,同時市場波動率將明顯加大。因為對A股提升的利好因素就是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的變化,加息周期將抬升后者,表現為每次緊縮預期增強時,市場可能會大幅度的波動。考慮到中國政府目前仍然有進一步下降基準利率的操作空間,市場的整體中樞還有一些緩慢抬升的空間。
而申萬宏源(行情000166,買入)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勝則認為,在最樂觀情況下,慢牛可能已經到來。不得不承認,A股是個現象級的市場,具有極強的學習效應,市場一旦對遠期點位形成主流認識,實現節(jié)奏上就會加快。在證券交易結算資金繼續(xù)流出的情況下,私募基金選擇突破中性倉位上限繼續(xù)加倉;公募基金迫于年底業(yè)績考核壓力,博弈倉位和結構的意愿增強;兩融余額快速上升,杠桿恢復速度快于預期,資金以前期阻力最小的券商為突破口,進而為“周期搭臺,成長唱戲”開辟了新的空間,提升了市場的賺錢效應。“錢多”疊加“資產荒”,部分投資者面對負債端的短期剛性可能突破“理性人假設”放手一搏,提高風險資產的比重,而A股市場逐漸清晰的主線和持續(xù)的賺錢效應提升了增量資金入市的概率。
2016年春季之前,還沒有完全釋放的階段性風險包括12月美聯儲可能加息和1月8日大非解禁。待風險完全釋放后,最樂觀情況下,如果改革進程配合,慢牛可能已經到來;而最悲觀情況下,也會有增量資金推動的大反彈,只不過改革速度不及市場預期變化的情況可能再次出現,相當一部分資金會被再次套在高位,這才是正常的熊市。
而從板塊運行結構來看,王勝預計市場會很快回歸成長主線。近期券商股強勢主要還是周期邏輯支撐,業(yè)績好轉,預期,金融反腐長期利好的認識,“十三五”規(guī)劃部分修復了金融創(chuàng)新預期,以及這輪反彈中券商是除地產產業(yè)鏈之外少數的滯漲品種,估值相對有安全邊際。對于券商,可以確定的是,今年券商的邏輯遠不如2014年底強,短期券商股活躍,與各路資金大幅加倉之后博弈加劇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