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市場出現了持續震蕩,成交量也逐漸萎縮。對于盤整局面,部分投資人認為,根據弱市久盤必跌的規律,在增量資金持續不入市情況下,這很可能意味著這一輪9月末開啟的修復性反彈行情已經結束,11月市場很可能繼續尋底。筆者認為,目前雖然市場面臨較多壓力,但后市大跌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促發近期市場反復震蕩的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經歷近段時間的大漲,主要指數都累計較大幅度漲幅,尤其是活躍的創業板已經從低位上漲40%左右,并且指數運行都已進入重大阻力區。如上證指數面臨60日均線和前期3400點至3500點之間跳空缺口的壓力,且上方面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市場形成的震蕩區間萬億套牢盤的阻力,套牢盤疊加短期獲利盤,形成沉重壓力,這無疑需要通過充分震蕩來消化。
第二,市場經歷9月以來的反彈后,估值吸引力下降,尤其是創業板PE估值已經達到90倍,在較高的估值情況下,考慮到以下因素,前期獲利的機構都有較強的套現動力:目前經濟下滑壓力較大,如三季度GDP數據為6.9%,創下2009年以來增速新低,其中9月工業增加值增長5.7%,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1-9月固投增長10.3%,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經濟下滑壓力也會增大上市公司利潤增長壓力;目前即將進入11月,機構普遍進入到業績考核的尾期,在今年經歷股災,后市依然不確定的情況下,今年投資有盈利的機構都有普遍套現保全今年業績“果實”的沖動。
我們認為,雖然當前市場在經歷較大漲幅后調整有一定合理性,但考慮到以下因素支撐,市場大跌的概率較小。
第一,9月以來40多天時間,中央高層連續7次就股市發表談話,表明中央對繼續培育公開透明、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堅定決心,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美和訪英過程中多次表態:中國金融市場風險已得到相當程度釋放,市場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這都表明金融市場已經在政府的維穩作用下進入平穩運行階段,股票市場持續大跌的可能性小。
第二,市場利率不斷走低,資金面持續寬松。如三季度以來,市場利率加快下滑,近期財政部10年期國債發行利率是2.99%,為2008年年底以來最低位。而目前央行仍在繼續放松貨幣,如上周末,央行又再次雙降,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與短期貸款利率分別只有1.5%、4.35%,都為30多年以來最低水平,考慮到目前物價水平仍處在低位,央行仍有放松貨幣政策的空間,進一步帶動市場利率下行。資金市場上利率的回落,無疑有利于吸引社會閑置資金進入股市尋求收益增值。
第三,海外資本進入A股市場動力強。近期美聯儲決議不加息,歐洲市場又繼續QE政策,這都為國際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海外資本的風險偏好增強也有利于它們進入A股市場,如數據顯示,全球資金連續第二周流入中國市場:10月21日當周,中國市場錄得5.37億美元凈流入,上周為凈流入6.36億美元;美國最大共同基金公司領航集團中華區總裁林曉東稱,近期旗下ETF已于10月開始買入A股,并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A股達217億元。
第四,近期股市雖然陷入盤整,但熱度卻比較活躍,這也開始吸引不少投資人入市。如投保基金最新數據顯示,上周證券保證金凈流入125億元;中國結算最新周報還顯示,上周新增投資者數量33萬戶,環比增12%,為連續第二周回升,當周,參與交易A股的投資者數量為2331萬戶,占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數量的24.5%,較前一周的23.15%繼續回升;兩市融資資金金額雖然近期有小幅減少,但總量已經達到12000多億元,大大高于9月末9000多億元的水平。這都表明受市場賺錢效應顯現影響,投資者入市積極性提高,交易活躍度開始繼續回升。
因此,目前市場盤整導致大跌的概率較小,當然,受經濟下滑壓力未緩解、四季度企業盈利難以樂觀等基本面因素影響,市場很快結束盤整而繼續上攻的情形也較難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