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消息,十八屆五中全會今日公布,我國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方正證券(行情601901,咨詢)表示,全面放開二孩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未來4年內將最多新生育5212萬嬰兒,在悲觀情況下未來四年也會多生2500萬以上的嬰兒。中性的情形可能在3000-3500萬左右。
具體如下:
【方正宏觀】全面二孩政策影響分析
中共全會公報允許普遍二孩政策,將允許每對夫婦生兩個孩子。全會公報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關于這一信息我們簡要點評如下:
1) 盡管調整生育政策在預期之內,但在五中全會上果斷做出明確決策略超預期。會議明確指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證明政策從認識上已經完全到位。中國目前婦女總和生育率僅1.43,距離國際公認的低生育率陷阱(總和生育率1.3)一步之遙,再不放開將更為被動。
2) 全面放開二孩會不會顯著影響生育率曲線?不少人基于單獨二孩放開之后的情形持悲觀看法。但我們在這里需要提示的是:第一,單獨二孩目標人群只有1000萬左右;而全面放開二孩目標人群至少在1.2億以上,即使按偏低的生育率去看,其帶來的新增嬰兒數量亦不容小覷;第二,生育意愿是具有社會性的,單獨二孩影響面窄,并未帶來輿論潮和生育潮流,但全面放開可能會具有社會的傳遞性。
3) 據我們估算,全面放開二孩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未來4年內將最多新生育5212萬嬰兒,在悲觀情況下未來四年也會多生2500萬以上的嬰兒。中性的情形可能在3000-3500萬左右。
4) 放開二孩不會影響短期內的經濟增速,紅利主要在遠期。我們以海外數據作為經驗案例建立了“人口年齡中位數-經濟增速”相關模型來測算人口紅利。即使按照相對樂觀的生育情形估算,放開二孩后的前5年(2016-2020年),中國經濟潛在增速僅將小幅度上升0.066%,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和新的一輪人口紅利形成,其對中國GDP潛在增速的貢獻將逐漸上升,其中在2025-2035年、2035-2045年、2045-2055年、2055-2065年和2065-2075年GDP潛在增速將最多分別提高0.44%、1.09%、1.54%、1.69%和1.72%,隨后這一脈沖逐步減弱。
5) 放開二孩的主要意義在于中長期增長結構的積極因素上升,中國可以逃離低生育率陷阱,這一點將影響資產價格預期。對于老齡化嚴重的國家來說,不僅勞動力供給的持續性存在峭壁,經濟也會出現一系列結構性問題,財政、社保、醫療等領域亦將面臨一系列隱患。放開二孩為這一系列問題帶來一些亮色,對中國資產在預期上的影響不容忽視。
6) 從短期來看,二孩嬰兒潮的到來將拉動相關食品、玩具、母嬰醫療、兒童服飾、家用汽車、教育培訓等行業的發展。按生育率中性情形和16歲成年前城市農村平均撫養成本20萬粗略估算,二孩嬰兒潮所蘊含的消費紅利大約在每年1600億以上。當然,關于這一點,市場已經有相對比較充分的預期,并沒有預期差。
7) 二孩的另一個邏輯是對地產領域的結構性影響。目前房地產面臨的一個現實是長周期已經見頂,但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本輪房價走勢的分化亦證明,大中型城市房價背后存在公共服務資源的顯性競爭。我們從一線城市中新增普通小學在校學生數與相應城市房價之間可以看到明顯的相關性。在全面放開二孩的情況下,一線城市新增嬰兒將在五年內形成對教育資源的新增競爭,而在供給和“7090”所帶來的供給結構相對剛性的背景下,它可能會帶來短期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