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深滬股指總體呈現大幅度反彈走勢,成交量出現放大。從上海綜合指數收盤2849點位置來看,面臨2850-3000區域的重壓區域。如果我們將市場軌跡進行一個分析,實際上正如我們周一判斷的市場將會出現波動性機會一樣,在面臨重壓區域的運行中,投資者需要格外的謹慎,原則上不追高為主,并密切關注成交量的變化情況。
從市場推動因素來看,周二、周三的震蕩反彈來源于兩個因素,一是短期技術指標超跌,本身存在超跌反彈修復;二是中國人民銀行自本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及刺激地產市場的舉措,刺激指標地產股上漲。可以說這兩個因素共振是市場產生震蕩反彈的直接因素。
對于周三的報復性反彈,筆者認為滬指很難維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前期滬綜指2850-3000點區域破位,這一區域從橫向來看,日成交出現在4000億,而此輪無論如何刺激,其量能也末過3000億,因此我們判斷為報復性反彈。二是,宏觀經濟面依然較差。從最新國家公布的2016年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來看,顯示形勢較為嚴峻,中國2月官方制造業PMI為49.0,創逾三年新低,連續七個月低于榮枯分界線,預期49.4,前值49.4。財信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制造業PMI為48,表明中國制造業運行繼續放緩,產出與新訂單總量的降幅皆較年初輕微加劇,導致用工規模出現2009年1月以來最顯著降幅。產出收縮也是導致成品庫存錄得將近四年半以來最大降幅的主因。另一方面,由于新接業務減少,廠商的積壓業務在10個月以來首次出現輕微降幅。價格數據顯示,通縮壓力放緩,月內投入成本與產出價格皆降幅輕微。雖然地產受多個政策支持,但泡沫破裂可能隨時出現。值得警惕的是,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周三(3月2日)將中國政府債券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調降原因包括政府窄幅增加導致的財政狀況弱化、資本外流導致的外儲持續下降等,此外標普中國評級進程也須關注。
總體而言,市場報復性反彈后,市場可能出現重壓區域的阻擊,由于宏觀經濟面與地產泡沫的不確定性演變,加之市場總體成交有限,新股累積投資風險等因素,建議投資者逢高先行減持,然后觀察市場量與基本面變化再行折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