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
1、2015年12月下旬我們結合投資者的倉位、市場擔心的諸多問題(匯率、貨幣政策、減持等)發布《A股進入垃圾時間》的文章,是市場上為數不多保持謹慎并提示風險建議降低倉位的賣方策略。
2、2016年2月1日,我們發布《二月或超跌反彈,買什么?》,判斷“經過暴跌之后,估值修復式的超跌反彈概率較大。雖然中期仍有下行風險,但2月卻不必悲觀。”同時推出安信研究2月金股組合。
3、超跌反彈真的來了。歷史經驗來看,A股單月大幅殺跌后次月基本表現較好:上證綜指共出現過9次單月跌幅超過20%的情況,除去1992年A股市場成立之初的一次情況例外,其余8次大跌后的次月中,上證綜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4、全球趨向寬松的環境似曾相識。回憶去年10月的情況,國慶7天,海外風險資產由于全球經濟體的寬松預期而大漲,隨后A股也迎來強勢反彈。而目前情況似乎有一些相似,歐洲、日本、美國在流動性問題上均表現出鴿派甚至是繼續寬松的態度。
5、大宗減持和匯率問題短期內需要辯證看待。首先對于大宗減持來說,在市場大幅下挫以后,我們判斷大幅減持的動力已經在不斷下降:
(1)看股東歷史減持行為,金額基本是隨著市場上漲減持規模才增加,在市場下跌時減持意愿則較低;
(2)2015年以來市場股權質押規模市值超過2萬億,到達平倉線的股權質押規模逐漸增多,若在再公告減持消息將進一步沖擊股價,股權質押平倉壓力將進一步上升,因此從自救角度也不適宜再出減持消息沖擊股價;
(3)從估值角度,隨著市場下跌,股票的估值吸引力有所上升,部分優質個股也自然得到股東的青睞。其次,對于匯率來說,央行短期維穩疊加美聯儲大概率推遲加息,形成了良好的做多窗口。
6、超跌反彈推薦超跌、真成長以及催化劑臨近的主題,包括:虛擬現實、智能駕駛、信息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網絡完全)等。此外,三月召開兩會,按照慣例會在兩會上公布十三五規劃全文。去年五中全會上習總提及的重點方向可提前布局,包括不限于: 工業4.0,腦科學,深海深空探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