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私募名人徐翔被查后,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也被證監會所關注。
11月9日,多位消息人士向騰訊財經證實,長盛、嘉實等公募基金公司,被廣東證監局突擊檢查。
嘉實基金一位中層員工對騰訊財經表示,此次只是例行專項檢查。“例行檢查都是把電腦帶走,公司電腦上也不會有任何個人東西,公司風控都做了很嚴格的風險隔離。”上述嘉實基金中層表示,如果把電腦帶走,就是例行檢查。
此次檢查是否有針對性,尚且不明,但此前針對公募基金的檢查,大多與“老鼠倉”的查處有關。
“如果公司或者個人要做老鼠倉,也不會選擇在公司的電腦上進行。”一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因為大家都知道隨時會有突擊檢查,而且還有公司風控把關,除了公司所賦予的交易權限和指令,其他指令電腦也無法執行。
一位知情人士對騰訊財經表示,這次的檢查確實存在,與以前的例行檢查并不完全相同,以往例行專項檢查都會提前通知基金公司,但這次檢查沒有提前通知。檢查組去了公司機房,沒有公司督察長陪同,并做了物理隔離,在檢查機房時,區隔了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員。
目前,有傳言稱,在這次檢查中,嘉實基金公司總經理趙學軍被帶走。但嘉實基金內部人士向騰訊財經否認了這一說法,該人士稱,趙學軍上午還在公司開會,他被調查一事并不屬實。騰訊財經撥打了趙學軍的電話,截至發稿時,無人接聽。
早在10月23日,社交媒體也曾傳出趙學軍被調查的傳聞,當天趙學軍本人通過電話,向騰訊財經否認了此事。
針對基金公司的專項檢查,從去年底起就已成規。
在2015年1月30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曾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針對基金公司的專項檢查會成為新常態。
當時,他還提到示,證監會于2014年12月組織開展了針對基金行業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違規交易行為的專項整治活動。有關派出機構對15家涉案基金管理公司進行了專項現場檢查。
他強調,2014年資管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01%。為防范行業風險,證監會加大了日常檢查力度,對檢查中發生的問題采取了行政監管措施。
今年5月,包括銀華基金(博客,微博)在內的三家基金公司被傳遭到北京證監局“突擊檢查”,據傳在檢查現場,銀華基金所有基金經理和和助理的手機都被收走,開機密碼也被拿走。
隨后銀華基金人士出面對媒體表示,此次檢查為事前通知的例行現場檢查,而非“突擊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