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賣口罩的貿易商不是好設計師。
近日三問家居更新了招股書,此前在3月時,公司曾因更新財務資料,主動申請“中止”審核,IPO也因此按下了暫停鍵。
據天眼查APP顯示,王耀民和程暉夫婦通過三問投資間接持有三問家居54.10%股權,另外二者還分別直接持有公司12.38%和4.76%股權,本次發行前,夫婦二人合計控制公司78.36%股份,并且王耀民為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此外,在IPO之前三問家居也收到了來自海富長江、中比基金、顧家家居及海瀾之家的投資并與其均簽署了對賭協議。不過曾由于對賭條款的觸發,三問家居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共計3次向顧家家居支付了累計2019.93萬的業績補償款,在遞交招股書前,三問家居已經與上述所有投資方解除了對賭協議。
疫情紅利拉高利潤
從招股書來看,三問家居將自己定位成“以原創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服務型貿易商”,產品主要分為家用紡織品、家居服飾和特色面料產品等品類,具體包括靠墊、毯子、床品、浴袍、以及家居休閑服、運動休閑服、配飾等。
定位為貿易商是由于三問家居的客戶主要為全球中大型零售商和中高端品牌商,2018年至2020年公司外銷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分別達到98.4%、92.64%和93.4%,其中對歐美市場實現的收入比重就分別達到92.59%、86.80%和86.37%。
本來看名字以為是家居企業,但公司說自己是服務性貿易商,事實上2020年三問家居近半數利潤來源于口罩等醫護產品的出口銷售。三問家居本身并沒有醫護用品的生產線也不具備相應生產資質,因此公司僅僅向供應商采購后,直接進行出口。
即便如此,2020年三問家居醫護產品銷售收入也達到約7.4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41.33%,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雖然只做二手轉賣,三問家居醫護產品的利潤率與生產口罩、手套的公司不能比,但2020年9月時三問家居醫護產品最高甚至能超過53%,全年平均毛利率也達到22.27%,是公司毛利率最高的品類,因此公司2020年超過49%的毛利均來自于此。
在疫情的影響下,三問家居的業績大幅提升。2018年至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81億、11.04億和17.91億,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6936.05萬、7848.6萬、1.13億,不過扣除投資收益、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后,凈利潤的漲幅就沒有那么明顯了,分別為6678.9萬、7704.1萬、7826.05萬。
主業收益停滯不前
疫情經濟帶來的紅利終歸是短暫且易逝的,2020年年末時公司銷售口罩、手套等單價早已不足年初時一半,而在手訂單數量也遠不如去年。而2020年的業績剔除暫時性的醫護業務之后,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僅10.51億,同比下降4.72%,利潤總額也僅為8024.45萬。
事實上,在疫情之前,家紡和服飾兩項業務合計為三問家居貢獻了9成以上的年收入,而其中家紡業務規模在2020年時回落至大約2018年時的水平,甚至沒有達到2017年的規模,而另一項服飾業務則在疫情之前就有所萎縮,2019年同比下滑18.34%。
另外,2018年至2020年三問家居毛利率分別為21.04%、22.46%和18.63%,在不考慮新收入準則下的合同履約成本時2020年毛利率也僅為23.82%,這個水平要低于招股書中列舉的同行業公司平均水平。
不過由于同行業公司之間業務側重點不同,這也不能完全說明什么,但三問家居較低的利潤水平還是取決于公司“多層代工”的業務模式。公司本身并沒有多少產能,更多只用來為客戶提供樣品,最終批量生產還是依靠代工廠的產能,后一種渠道提供超過80%的銷量。
截至2020年末時,三問家居的產能為年產315.39萬件家紡產品以及年產289.82萬件服飾產品,2018年、2019年產能利用率大約處于80%-90%之間,并不算多飽和,2020年兩項產能利用率更是下降至67.46%和56.06%。
此次IPO三問家居總共計劃募集資金5.34億,其中2.92億主要用于“年產522萬條靠墊、459萬條毯子、100萬條毛衫及配飾建設項目”,占總募資金額比重約為54.69%,另外“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數字化設計展覽中心建設項目”以及“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項目”分別占用22.85%、16.15%和6.31%的募集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三問家居將2020年產能利用率低下歸因于疫情導致生產分布不均勻所致,但募資用途中計劃增加的459萬條毯子產能幾乎是2020年全年銷量的一半。而計劃增加的522萬條靠墊的產能更是比報告期內任何一年的銷量還高,即使是疫情前的正常銷量水平也就只有500萬條左右。
曾因質量問題丟掉大客戶
在招股書中,三問家居不斷的突出強調自己的原創設計能力和供應鏈整合能力,但看起來公司原創設計能力優勢也并不明顯,報告期內研發費用率甚至不超過0.2%,是行業內可比上市公司中最低的。
此外,三問家居還一直強調在長期合作過程中得到了Target、Nordstrom、Lands’End、Carrefour、J.C.Penney和Dunelm等大客戶的信任和授權,獲得自主驗貨權限。不過同時三問家居也曾因代工廠的質量問題丟掉了公司的主要客戶。
歐洲最大的時裝零售商之一Primark在2017年時曾是三問家居第一大客戶,合作金額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接近兩成。但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公司向Primark銷售一批靠墊。出貨前,公司聘請合格檢測機構TUVSUD進行抽檢,結果顯示合格。
不過,這批靠墊在Primark英國地區門店上架銷售后,收到消費者關于靠墊產品阻燃性能不達標的投訴。2018年1月末,Primark聘請第三方檢測機構重新檢測后,認定公司的靠墊產品未達阻燃性能標準。
2018年3月,Primark發出公告向消費者召回相關靠墊產品并給予全額退款,同時對公司進行索賠。同年6月,Primark確定索賠金額為151.62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025.57萬元,從應收賬款中扣除。
從招股書披露的數據來看,Primark在2018年以9500萬銷售收入在公司非醫護業務收入中排名第6,2019年交易額下降至約100萬元排名第102,到2020年就徹底消失在三問家居的客戶名單中。
雖然最終三問家居針對該批有質量問題的靠墊向下游代工廠追償1073.97萬,但也確實因此丟掉了客戶。而三問家居本身對于大客戶的依賴程度也很高,2018年至2020年,前十大客戶分別為三問家居貢獻了81.65%、76.95%和74.77%的營業收入。
而根據TradeMap數據統計,2018年至2020年,中國對美國和歐洲地區的家用紡織品和家居服飾產品的出口合計金額分別為961.8億美元、923.78億美元和1146.76億美元,以此測算,三問家居的市占率分別僅為0.15%、0.16%和0.18%。( 徐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