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還不到一年,藍月亮就開始虧損了。
7月20日晚間,藍月亮發布了2021年半年度盈利預警。公告顯示,根據初步資料,其預計上半年歸屬于股東應占綜合虧損約4400萬港元,而去年同期,藍月亮盈利了3.02億港元,創下半年度新高。
或受預虧影響,藍月亮今日開盤即大跌,跌幅一度超過7%。雖然此后有所回升,但截至收盤,其股價仍跌去了5.05%,報7.89港元。
僅僅一年,藍月亮的業績緣何突然變臉?其在公告中給出了四點原因。
首先,在市場上非藍月亮客戶的平臺上出現了過剩的較低價產品,導致公司的定價策略及產品在市場上的價格體系受到干擾。為統一產品在市場上的定價,公司向客戶提供若干折扣以穩定產品的市場價格,因而對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造成了約9%的負面影響;
其次,原材料成本與2020年上半年相比有所增加;
第三,2020年上半年退回的部分至尊品牌濃縮洗衣液在今年上半年與其他產品捆綁銷售并以折扣價出售,對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產生了1%的負面影響;
最后,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一直在發展的洗衣業務所產生的虧損約為6700萬港元。
記者查閱招股文件發現,此前,藍月亮的洗衣服務發展歷史并不算長,規模也不大。資料顯示,2012年7月,其開始在廣州的藍月亮洗滌中心提供洗衣服務。2016年9月,其建立了至尊洗衣應用程序,借此提供洗衣服務。
除面向零售客戶外,2017年6月,藍月亮開始與企業合作伙伴建立合作關系。截至招股書披露之日,已經向約50名合作伙伴提供服務。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藍月亮提供洗衣服務所產生的收益分別為110萬港元、230萬港元、270萬港元。
隨著藍月亮成功上市,其開始計劃擴大洗衣業務規模,在中國各地建立多家洗滌中心,為消費者提供大規模專業洗衣服務。如今來看,該項業務仍處于投入期,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藍月亮上半年出現虧損。
對于藍月亮此次預虧,機構也迅速予以回應。大和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預期上半年由盈轉虧,主要由于產品價格折扣及原材料成本較去年上半年高,這與預期有很大偏差,意味公司產品定價和分銷商管理政策的透明度低。因此,大和決定將藍月亮目標價由原來的17.4元削減至7元,評級亦由“買入”降至“遜于大市”。
大和方面還表示,由于毛利率能見度未如理想,加上持續促銷及折扣的風險,將藍月亮集團2021至2023年的收入預測下調29%至31%,每股盈利預測調低50%至57%,現預計集團今年下半年的純利為8.35億元,按年跌17%,而明年受低基數效應推動,純利將反彈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