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包括新華網、上海銀行等12家企業拿到了期待已久的上市批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12家擬上市的企業募集資金總額較以往出現明顯提升,以155億元的籌資總額創出今年以來單批次新股募集資金總額的新高。然而,記者發現,在募資總金額創新高的背后,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獲得了滿意的募集資金額度,以備受關注的上海銀行為例,公司最終的募集資金金額很可能遭遇大幅縮水,甚至不排除腰斬的可能。
籌資總額創年內新高
9月23日,證監會下發了最新一批獲得IPO批文的企業名單。在當日獲得IPO批文的公司中,上交所有5家,分別是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五洲新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能科節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電魂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中小板2家,為深圳市和科達精密清洗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黃山膠囊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5家,分別是北京萬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錫路通視信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鰲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集智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和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證監會表示,上述12家企業的籌資總額預計不超過155億元。這也是證監會下發的今年第15批IPO批文,本次12家獲得上市通行證的企業合計募集資金的金額,很可能是今年單批次獲得IPO批文企業總募集資金額中最高的一批。如在9月9日,證監會曾核發了杭州銀行、來伊份等14家企業的IPO批文,而其募集總金額預計不超過116億元。而在8月19日,證監會核發了包括網達軟件、朗科智能等13家企業的IPO批文,上述13家企業的籌資總額預計不超過109億元。在8月5日,證監會還曾發布了安圖生物等13家企業的IPO批文,籌資總額更低,未超過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