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品牌金立把廠開到印度去了。
9月19日,金立公司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證實,該公司計劃在印度投資建廠,但沒有透露詳細的消息。金立是國產手機品牌中,較早出海開拓印度市場的。
按日經新聞的報道,中國金立通信設備將投資5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95億元),在印度北部建設工廠,新工廠計劃2年內投產。
日經的報道還指出,金立日前與當地政府就該項目正式簽署了備忘錄。新工廠生產的產品除了面向有望擴大的印度市場外,還將向非洲和東南亞出口。
據悉,金立新工廠將建在印度北部的哈里亞納邦。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計劃年產能為3000萬部。據稱,金立的投資金額今后可能提高至15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4.85億元)。
印度是中國手機企業出海的首選地之一。印度市場某種程度上與早年的中國市場很像,人口眾多,手機普及率低、市場需求大,但消費水平低,中低端產品在印度市場更受歡迎。
隨著印度4G網絡建設的開展以及經濟發展,印度的消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未來印度市場將是全球最重要的手機市場之一。除了金立,華為、小米、一加等眾多中國手機品牌都在印度市場銷售產品。
金立于2013年進入印度市場,目前在該國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金立目前月均銷售50萬部均價為8千盧比(約合人民幣796元)的智能手機,計劃2016年底之前將月銷量倍增至100萬部。
金立將印度定位為僅次于中國的重要市場。據稱,金立計劃2016財政年度(截至2017年3月)截至之前,將在印度的市場份額翻倍,同時將銷售額同比提高50%至48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7.7億元)。
除了金立有實質性的投資動作外,日前也傳聞蘋果掃清了印度的政策障礙,可以在印度開設零售店。
印度因消費水平低,蘋果iPhone手機在印度遲遲打不開局面;另外,根據印度法律,如果外資公司設立單一品牌零售店,其產品國產化率至少要達到30%,而蘋果手機等產品目前并未在印度制造,也沒有大量采購印度零部件,因此并不符合這一規定。
今年8月份,印度工商部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NirmalaSitharaman)稱將重新評估蘋果在印度開設實體店的申請,并希望基于該公司提供最尖端科技產品的因素而為其特別放行。
在特別放行的背后可能是蘋果推進在印度生產iPhone。也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和富士康洽談在其印度工廠大范圍生產iPhone的合作交易。
印度本身的市場對蘋果有誘惑力,另外,印度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對富士康這種組裝工廠來說也能更好控制成本。不過,如果蘋果推進在印度設廠,中國的蘋果產業鏈企業將會受到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