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板塊的上市方案才塵埃落定,中石油集團的工程建設板塊“借道”*ST天利上市的預案緊跟出爐。
9月9日,*ST天利(600339,SH)發布公告稱,擬向中石油集團非公開發行A股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后者持有的7家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總計251億元。*ST天利為中石油旗下主營石化產品生產與銷售的上市公司,交易完成后,將成為中石油下屬石油工程建設業務上市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7家公司業績在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最高下降幅度達88%,還有3家公司今年上半年陷入虧損。在業績并不如意的情況下,中石油為何選擇將工程建設板塊上市?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則表示,中石油將工程建設板塊分開上市,有利于實現旗下業務的整合與梳理,形成合力,降低成本,也便與其參與市場化競爭;同時,板塊獨立上市后,可以避免多元化折價,實現其估值最大化。
251億注入資產業績低迷
據公告顯示,*ST天利擬采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方式,向中石油集團非公開發行A股股份及支付現金分別收購后者持有的管道局工程公司、工程建設公司、寰球工程、昆侖工程、工程設計公司、東北煉化以及中油工程公司100%股權。
以2016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置入資產賬面凈資產價值合計為228.36億元,預估值合計251.31億元,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發行價格為4.73元/股,發行數量為404464.99萬股,同時,現金支付金額為60億元。
重組預案認為,通過前期對注入資產整合,形成以油服為核心的石油天然氣、化工領域的工程設計、工程承包及工程建設一體化產業體系,交易完成后,其擬將工程建設業務置于統一的管控平臺下,進一步理順股權關系和管理關系,提高整體市場競爭力。
一面是理想的規劃,另一頭則是低迷的現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預案發現,注入公司的業績狀況相對黯淡。昆侖工程、工程設計公司和東北煉化今年上半年分別虧損5830.05萬元、5714.96萬元、7593.41萬元;寰球工程、管道局工程公司和昆侖工程去年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7.54%、62.48%和88%,其中管道局工程公司凈利同比下降8.31億元;僅工程建設公司凈利逆勢上漲,達到2.078億元。
在業績并不如意的情況下,中石油為何選擇將工程建設板塊上市?韓曉平指出,中石油集團將各板塊分開上市,有利于實現旗下業務的整合與梳理。工程建設板塊整體上市后,在集團統一規劃下容易形成合力,能夠降低成本,同時也能更多的參與市場化競爭。
對于在行業困局下啟動板塊上市,韓曉平認為,這可以避免多元化折價,使各個板塊得到合理估值,利于中石油價值最大化。“中石油自身改革、深化板塊梳理是第一位,現在這個時間點并不是大問題。”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也認同上述觀點,他表示,中石油石化建設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業績有且只有這一兩年低迷,現在進入上市平臺,等行業狀況一旦變好,業績就會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