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國農業銀行(3.19,0.010,0.31%)發布的2016年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農行實現營業收入2603.8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37.62億元,下降5%。這是自農行2010年上市以來,營業收入首度出現負增長。不過,該行實現凈利潤1050.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87億元,增長0.5%。《投資快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8月28日,在已陸續發布中期業績的大型商業銀行中,凈利潤同比增長水平基本維持在0.5%~1.25%區間。對比近幾年來這一項目下的數據,凈利潤增速下行趨勢逐漸顯現。
凈利增速上半年繼續下滑
上半年,農行凈利潤為1050.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4.87億元,增長0.5%;交通銀行(5.79,0.020,0.35%)實現凈利潤為376.61億元,同比增長0.90%;建設銀行(5.25,0.010,0.19%)實現凈利潤1339.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5%。
與此對應,2015年上半年,農行實現凈利潤1045.64億元,同比增長0.5%;交通銀行實現凈利潤373.24億元,同比增長1.5%;建設銀行實現凈利潤1322億元,同比增長0.97%。從整體上看,今年上半年利潤增長率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行。而在營業收入上,農行成為首家營業收入負增長的國有商業銀行。
此外,建行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328.5億元,同比增長7.1%;交行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033.4億元,同比增長6.84%。在2015年同期,建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34%;交行營業收入同比增張7.0%。由此對比可以看出,建行、交行的營業收入增速整體也呈現出了下滑的態勢。
對于這種現象,郭田勇分析認為,一方面,銀行前些年利潤增長速度比較快,凈利潤基數比較大;另一方面,目前經濟大環境仍處于下行壓力中。GDP增速保持在7%附近,銀行業是和整個經濟環境結合最緊密的行業,無論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的增速,總體上應當和GDP增長水平相差不太大。
“為什么銀行凈利潤增速,無論是建行、農行還是交行等,明顯比GDP增速要低?”他分析說,除了經濟下行本身對銀行業帶來的壓力以外,金融業自身改革也對其帶來壓力,比如,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以及場外的市場崛起,互聯網金融,包括影子銀行等形成了資金市場,對銀行的分流效應比較大,“所以說,銀行特別是大行的凈利潤增速比GDP增速要低得多。除了經濟下行之外,還是有來自金融層面本身的特殊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