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移動支付潛力巨大
一直以來,相比內地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香港的電子支付市場發展似乎略顯緩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最常用的還是于1997年推出的八達通卡,可以在快餐店、便利店、超市等地進行消費或增值。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香港支付市場應該說還是相對落后的,雖然近兩年出現了支付寶等內地支付工具,但在香港主要還以服務香港商戶和內地游客為主。
不過,香港財政司長曾俊華早前發布網志也表示,香港的電子支付市場發展比其他地方落后的這種講法未必客觀,因為不同地方的金融產品成熟程度、市民消費習慣,以至商戶和用家對新服務的接受程度等,均存在很大差異,特區政府的原則是在引入新類型金融產品和服務前,一定要確保有妥善的監管、公平競爭的環境和對消費者有充足的保障。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3月份也曾分析指出,香港市民習慣使用八達通卡這一功能強大的支付手段,其移動支付事實上走在了前列,而且香港擁有強大的IT能力和金融管理能力,在移動支付領域擁有巨大的潛力可供挖掘。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支付的安全性也一直是用戶所關心的話題
對此,香港金管局助理總裁(貨幣管理)鄭發日前坦言,儲值支付工具在投入運作初期難免會出現小問題,不能排除運作上出現混亂的可能性,金管局會密切留意市場發展,確保支付工具運作的安全順暢。
他還進一步提醒到,市民小心使用儲值支付工具,包括切勿存入過多現金、保護個人私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