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廣州市白云區、被媒體稱為中國第一豪宅的大一山莊別墅群深陷停工、更改規劃的風波中。從去年年底開始,這座建設十年之久的頂級豪宅屢屢傳出停工,而在新年伊始,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公布大一山莊規劃修改,由原來風格獨樹一幟的別墅群降級改為數量眾多的“普通”豪宅,且不少高品質公共設施將撤減。擴容背后,隱藏著眾多豪宅開發建設的高壓風險。
不斷收緊成本
2月底,記者從大一山莊項目營銷部門了解到,從去年年底至今,由于規劃更改,不少在建工程正在停工狀態。“由于山莊豪宅的特殊性,往往設計建設施工的工程周期就很長,一些建筑可能會在實際施工中調整設計,偶爾也會停下來,所以加上山莊整體規劃更高,停工的周期會延遲。”該項目營銷部門一位人士指出。
近日,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宣布,大一山莊將進行規劃修改,根據批前公示,原規劃中99棟別墅,除了部分已建成的獨棟別墅外,其他均更改為三層高的聯排別墅,保持風格統一。且部分符合頂級豪宅水平的公共設施將被取消,如水上體育活動場地、人造瀑布等。
有多年從事豪宅設計經驗的資深建筑人士伍小姐表示,大一山莊一直是全國頂級豪宅的標桿之作,因為其以每一棟別墅風格獨樹一幟見稱,但經過更改規劃后,原來能成為頂級豪宅的核心“賣點”已經失去,改為普通、統一的別墅群,這樣將意味著單套獨棟豪宅的數量減少,且總戶數將大大增加,因價值降低,豪宅的級別也將大幅降低。
任小姐分析:“如此規劃,首先降低的是設計和施工成本,前幾年的施工中,因為每一座別墅的設計風格都不一樣,不僅所耗費的時間長,而且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非常大的,越是要追求獨特性,成本就越高,現在經規劃更改為統一類型的建筑,首先降低的則是成本。”
公開信息顯示,2005年6月,廣東中力集團有限公司豪擲5億元巨資,以樓面價3300元/平方米的單價,獲得當時廣州的單價“地王”。占地面積約為15.2萬平方米。大一山莊由99幢別墅組成,為地面2-3層、地下1-2層。
“對外所稱的均價10萬元/平米,參與設計的設計師全是世界級大師,每套別墅全世界僅此一棟,最開始報價不低于5000萬一棟,最高的達4億。”上述營銷部門人士描述。
大一山莊雖然聲名在外,但近幾年來,項目的設計施工以及銷售都并不順利。根據陽光家緣網站顯示,至今大一山莊共取得7個預售證,共38套住宅房源,目前網簽成交共10套,成交均價在4.6萬-6.3萬元/平米之間。
有媒體統計,自2005年拿地以來,大一山莊曾4次更改規劃。分別是增加別墅數量、調整戶型結構、增加小面積戶型、提高容積率等。這意味著,這一頂級豪宅不斷進行“擴容”。
“所謂的‘擴容’與銷售、成本管控有密切的關系,原來設想中的‘空中樓閣’在市場行情好以及限購不存在的情況下應該進展順利的,但這兩個因素一直是影響這一頂級豪宅銷售的原因,導致了銷售效果遠遠低于設想,因此只好通過不斷收緊成本管控,來調整項目的財務投入。”該項目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
不少受訪房地產銷售人士都表示,大一山莊因為設計規劃和施工的獨特性,因此成本管控是一大難題,當有意向買家時,因施工進度跟不上,被看中的建筑還沒有建設好,所以大大影響了銷售的效果。
其中,多年從事豪宅銷售的中介人士嚴小姐分析,大一山莊隨著更改規劃,以及市場的政策調整,銷售效果應該會有不少的改善。
扛下去有生機?
大一山莊的風波不斷以及對高標準的無奈更改,折射出豪宅市場的隱憂。
近幾年來,豪宅市場銷售“冰點”持續已久,不少開發商深陷其中,部分開發商為了堅守豪宅市場的戰線,不得不通過擴大剛需銷售彌補豪宅市場的“虧損”,而不少開發商更是通過轉讓股權等方式盤活資金,轉戰其他項目。
“扛得下去就應該有生機。”某大型房企營銷總監向記者分析,豪宅市場經過前幾年的調整,熱度將逐步恢復,且可以得到一系列的延續。
他分析,得益于限購政策的逐步放開,還有其他稅費政策的放松,豪宅市場將是房地產市場眾多產品中最為得益的一員,但因為市場的消化力度還受到整體經濟水平的影響,因此壓力也不會少。
2015年第四季度,一線城市豪宅公寓的成交均價排名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樓盤成交均價分別為10.4萬元/平米、11.3萬元/平米、8.7萬元/平米、10.3萬元/平米,環比三季度分別增長13.4%、14%、-1.2%、15.1%,除廣州外,其他三大城市均有大幅增長。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謝金龍認為,無論出于自住還是保值目的,在當前樓市復蘇、投資渠道受限、經濟前景難辨的大環境下,豪宅公寓市場的熱度還將進一步延續,但考慮高端市場容量畢竟有限,未來需求將更為溫和。
他指出,在樓市復蘇的背景下,尤其一線城市樓市量價都大幅增長,由于買漲不買跌的心理驅動,部分高凈值群體購房熱情空前高漲。其次,經濟、股市前景難辨,投資選擇相對有限,投資投機資金加快入市,進一步增長了對這種抗跌保值效果較好的產品的需求。
與此同時,大規模豪宅入市也會增加該類產品市場的壓力。
以北京為例,有數據顯示,北京2015年成交總額在1000萬以上的商品住宅也創下了銷售記錄。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表示,2014年以來隨著“限高令”松綁,前幾年積壓的豪宅項目和豪宅需求集中入市,供需兩旺的局面,造就了2015年豪宅成交量的大幅上漲。
他預測,2015年高價地塊的集中入市,2016年至2017年北京將迎來豪宅入市年,但是大量入市的豪宅項目與目前以改善型為主的市場需求并不匹配,所以未來豪宅的銷售將面臨較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