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中旬開始的“冬播”,可謂一波三折,詭譎兇險。往年12月的單邊下跌市推遲到了1月,底部探到了2638點,讓12月份所有券商研究所對2016年低點的預測,全部嚴重失準,致使整個市場恐慌殺跌,悲觀絕望,得出了“下跌遙遙無期,2016年不會再有行情”的悲觀結論。
在我看來,本周三探到的2638點,即便不是本輪調整的最低點,也至少是底部區域較低的位置。
1、跌幅足夠深。
從年前的高點計算,上證指數從3684—2638點,跌幅28.39%;深成指從13187—8986點,跌幅31.85%;中小板從13815—9344點,跌幅32.32%;創業板從2915—1888點,跌幅33.23%。
這個跌幅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去年8月的第二輪股災4006—2850點、28.8%的跌幅。而這,竟然是在1月份18個交易日完成的,尤其是上證指數,一口氣跌掉了1046點,為26年股市歷史所罕見。
面對如此巨大跌幅,股市中人均驚恐不已,把已經形成的下跌看成趨勢,認為還要跌。但是從局外人的角度看,不到1個月就跌了近30%,在任何股市都應該是調整到位了,至少構成階段性底部,此時非但不應拋股票,而應該大膽逢低買進。如周三2638點附近,又是滬股通的外資,再次敏銳地捕捉到搶先抄底的機會,,買進了45億元籌碼。
2、七大利空接踵宣泄。
自元旦以來,A股相繼經受了七大利空的輪番沖擊,即兩次熔斷、大小非集中減持、提前實施注冊制、人民幣貶值、香港匯市股市雙殺、方星海強調“政府不干預論”和“股市自由波動論”、農行票據失竊事件等。并且,這些利空條條都涉及股市最本質因素——供求關系,因而殺傷力極大。
一般而言,利空越大,市場渲染夸大程度越高,所引發股市暴跌也就越大,所沖刷出來的底部也越可靠。當第七大利空在市場登場后,股市暴跌的跌幅卻越來越小,只在2844點底部下挖了206點的坑,跌幅6.24%,就止住了。這也顯示了離底部越來越近了。
3、廣大投資者陷于絕望狀態。
雖然1月份各指數的平均跌幅30%左右,但幾乎所有的個股的股價都被腰斬。只要哪只沒被腰斬,次日就迅速補跌。管理層不發任何利多消息,國家隊無動于衷,任憑大盤自由落體式的下跌,場內多殺多,場外唱空輿論殺多。投資者面對日復一日縮水的資金卡,忍無可忍,被迫加入了恐慌性殺跌割肉比賽。
以致近日股市已聽不到多頭的聲音,僅有的一個唱“嬰兒底”的多頭,也遭到了各方的圍攻。市場高度一致地悲觀絕望、看空唱空,這也正是底部形成的最重要的人氣指標。
4、連續出現地量。
近6天中,有4天的成交量在4400億以下,周四更是在4000億以下。滬市有3天成交量在1800億以下。這已經是半年來的地量了,表明市場已經拋無可拋。跌無可跌。
26年中國股市實踐表明,地量出底部,地量即底部(區域),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5、基本面的不利因素已得到了遏制。
如果說,1月份前兩周股市的暴跌,是與人民幣急速貶值密切相關的話,那么,后兩周,人民幣匯率已經相當穩定。并且,無論是中財辦主任劉鶴與美國財長的通話,還是李克強總理與IFM總裁的通話,都鮮明地表態:“中國政府無意為了刺激出口而讓人民幣貶值,人民幣匯率有望保持穩定。”人民幣貶值這個利空短期已經不復存在。
如果說,前期政府單一的強調供給側改革,容易引起市場對中國經濟將陷入通貨緊縮、硬著陸的擔憂的話,那么,本周,習近平在中央深改組會議上轉而強調:“在擴大社會總需求的前提下,進行供給側改革”,就包含著經濟擴張、消費擴張、貨幣寬松等有利因素。尤其是新華社、人民日報在接連回擊索羅斯做空中國的圖謀時,反復強調:“中國經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中國手中有足夠多、足夠強的底牌,完全有底氣應對做空風險”。
人民幣匯率和經濟基本面的向好的這兩個基本因素,也有利于股市底部的形成。
6、國家隊再度出手鞏固了底部。
直至周四晚上2638點底部岌岌可危時,人們仍沒有看到政府將再度救市的任何政策利好和實質性救市動作的信息發布,便失望地以為,正如方星海所說,政府不會再干預股市了。
我則堅定認為,國家隊肯定會救市。當市場再一次出現恐慌性割肉,危及到私募基金、9500億融資盤和上萬億大股東質押的股權將被強行平倉,由此將引發比去年清除場外配資更嚴重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危急時刻,作為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出手救市。只是吸取了去年張育軍向利益集團泄露國家隊救市的機密,讓機構老鼠倉提前坐轎、造成救市困難的教訓。所以,這次出手時機和目標,必須及其保密,出其不意。
同時,出重手救市的位置要盡可能低。去年7月是在3500-3600點救市,結果全線被深套。這次若救市,只能贏不能輸,離前位置至少低1000點左右。在救市之前,會進行反復試探,真真假假,打打停停,進進退退,不讓其他機構過早捕捉到大量跟進乘船的機會,盡可能多地消滅底部浮籌和割肉盤。
果然,在周三和周四國家隊利用石化雙雄護盤無果的情況下,周五,集合競價便放量平開,出乎大多數人必創新低的預期,大盤僅回落6點,中字頭股、券商股、保險股、銀行股、就強烈護盤推升,頂住了每一波的回調,呈現了一波高于一波的走勢,終于引來市場買盤跟進,致使周五四大指數均拉出了大陽線。這顯然是國家隊的再度出手所為,給絕望中的投資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7、上海國資改革板塊提前發力。
在每一次底部形成時,總是有一兩個強勢板塊先行啟動,激發人氣,減輕市場的拋盤。
就板塊而言,最近幾日,當大多數人認為底部深不可測時,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便已提前啟動。人們也許不注意,中毅達(原中紡機)10天內,從8.25——17.89元,大漲116%。雙錢股份4天內連續四個漲停,從13.46——20.15元,大漲52%。這兩股的巨大漲幅和絕對股價。為大多數10元左右的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打開了上升空間,周五開盤不久,海立股份就封漲停(僅11.85元),帶動其他上海股全面大幅上漲。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可說是1月份暴跌中損失最小的板塊。
原因是,1月18日上海召開的國資改革大會確立了今年國資改革的核心資產上市或整體上市的任務,75%的國資公司將轉型為新興產業的目標。韓正書記和楊雄市長在日前召開的上海人代會上再次確認了這一點。
所以,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成了市場最安全、性價比最高、上漲確定性最高的板塊。因此,近期,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大戶都紛紛調倉換股,從高價新興產業股,換到低價潛在新興產業的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中去。加上10元出頭的低股價,既無方星海所謂的“目前股市估值仍然很高”之憂,也容易讓人想象,一旦改革題材到位,浴火重生,這些股票最容易上漲50——100%,把股災的損失一舉奪回來。于是,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每天有黑馬股輪番上漲、甚至漲停的機會。
當然,民企資產重組股與國資改革概念股一樣,都屬于外生成長性股票,也同樣值得密切關注。今年的春生行情,主要就指望著兩個政府重點扶持的板塊了!因為他們不是反彈,而是新一輪上漲行情。
雖然周五四大指數均大漲3.09%、3.7%、3.67%、4.6%,但成交量只有4287億,略顯不足。不排除下周再次回探2700點下方、甚至重回2638點附近的可能。但是,這已無礙底部區域已經形成的大局,倉位輕的投資者,以及前期分批割肉停損的投資者,當抓緊時機,逢低把籌碼撿回來,把握住最后的冬播機會,等待春節后春生行情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