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匯率與A股相關的論斷正得到反復討論,無論是資本外流影響資產價格,還是經濟信心降低風險偏好。本文若提出匯率與A股之間沒有聯動,不列出確鑿證據恐怕也難以令人信服。因此,我們從人民幣匯率與A股的歷史數據來探討二者是否存在相關性。
結論上,無論是看年度趨勢關系,還是日度、周度的沖擊關系,即期匯率與上證指數僅僅50%同向變動,顯然難以作為投資依據。匯率與資本市場相關性理論上主要有兩種傳導機制:商品市場分析法與資產組合分析法。傳統的大家理解的“人民幣升值利好A股;人民幣貶值利空A股”難以得到統計結果的支持,我們認為與資本賬戶上尚不構成自由流動,因此人民幣資產配置仍是“池中水”的背景限制了實質關聯性。
主要觀點及邏輯:
方法上,我們對不同閥值下匯率變動幅度與上證綜合指數變動幅度的符號進行了統計,并計算了各自的比例。
首先我們測定是否有沖擊性影響,比如日度或者周度波動是否同向?也就是說,即期匯率在貶值達到一定程度時,是否會影響對經濟與人民幣資產的信心,導致資本市場風險偏好降低,使得上證綜指同期出現明顯的反應的可能性。我們對匯率的日度振幅設置了0.1%、0.2%、0.3%、0.4%四檔閥值,對應于目前65、130、195、260個點(pips)的日均匯率波動。
雖然2014年與2015年匯率的波動程度較前幾年明顯增強,但在即期匯率當天出現大幅波動的日子里,匯率與大盤指數同向變動以及異向變動的分布均穩定在50%左右,該情形也并未在14年匯改之后出現轉折,說明在日度數據下匯率沖擊與A股無明顯關聯。
周度數據也未呈現出明顯關聯。考慮到匯率包含的趨勢性較強,日度數據中可能無法體現方向性變動,上證指數日度波動也可能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大,因此我們進一步對匯率以及上證綜合指數周度數據進行了同樣分析,對匯率的周度振幅設置了0.1%、0.2%至0.8%、0.9%九檔閥值,對應于目前65、130至520、585個點(pips)的匯率波動。但同向波動概率仍穩定在50%。
其次我們測定是否有趨勢性影響,年度趨勢匯率波動與A股價格無穩定相關性。似乎匯率與A股的短期相關性并不明顯,我們分別區分2010年初-2014年初、2014年初-2014年末、2014年末-2015年末三個階段來比對,同樣發現中長區間來看方向性的穩定相關性也不存在,因此外資投資主體smart money(境外信息傳遞較快,投資決策較成熟)與資本趨勢性外逃導致匯率與A股同向下跌的論斷難以成立。
正文:匯率與A股相關的論斷正得到反復分析,無論是資本外流影響資產價格,還是經濟信心降低風險偏好。本文若提出匯率與A股之間沒有聯動,不列出確鑿證據恐怕也難以令人信服。
回顧2016年開年第一周,1月4日CNY下跌236點,CNH跌超600點,資本市場A股下跌觸發7%“熔斷”。1月5日CNY累計跌27點,上證綜指微跌0.26%。1月6日,CNY跌幅擴大至376點,CNH收跌510點一度連破6.70、6.71、6.72,上證綜指反彈2.25%。1月7日,CNY一日再跌364點,A股開盤半小時第二次“熔斷”。1月8日,CNY與CNH相繼企穩,上證綜指回升1.97%。
下圖這兩根曲線相不相關?深色的是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CNY),淺色的是上證指數。相信若是數著波峰波谷一路看來,每個人心里會得到不同的答案。畢竟大多數投資者不是經濟學家,更不是計量經濟學家,因此僅憑肉眼觀測與經驗歸納得到的簡單統計是誤差很大的。

1從一隊隨機的數據中查找形態所以匯率與上證綜指是否相關?看數據之前,不如先說一說最近一周投資者容易犯下兩個錯誤:
第一類錯誤,對于最近發生的事情記憶猶新。
別說大多數投資者不是計量經濟學家,就算是計量經濟學家,15分鐘即觸發“熔斷”的交易時間確實也不夠run一下歷史數據嚴密論證相關性。因此對待匯率與A股的關系,人們對于最近發生的事情記憶猶新,在1月7日再現下跌的時候,不由得回想1月4日發生的教訓。卡尼曼和特沃爾斯基(Kahneman & Tversky, 1982)證明在拋硬幣這個實驗中,不管之前所扔硬幣的朝向,每一次投擲都有50%正面朝上的概率。但是如果今晚經常出現正面朝上的情況,我們對于未來預期出現更多的正面朝上就會更加樂觀。
第二類錯誤,在隨機或巧合的“形態”中捕風捉影。
雖然大家都不是計量經濟學家,但基本的統計原理都了解一些,因此努力從歷史數據或其他信息中尋求特定的形態與規律。小查爾斯D-柯克帕特里克(Charles D.Kirkpatrick, 2012)指出人們之所以喜歡從隨機或者巧合的“形態”中捕風捉影,看到特定的規律與相關性,不是因為實際上存在形態,而是他們希望能夠有“形態”可循。這些臆斷的“形態”經過幾次驗證之后往往形成經驗,畢竟隨機事件提供了50%的正驗樣本,下次發生時投資者更傾向于調用這些過往經驗。例如,“經驗來看,人民幣貶值A股下跌”,這一經驗的準確性我們馬上會討論。2匯率與A股同向漲跌系誤判我們希望從人民幣匯率與A股的歷史數據來探討二者是否存在相關性,以及匯率能從多大程度上影響A股市場走勢。結論表明,匯率與A股僅有50%同向波動,難言穩定聯動,因此經驗上的歸納并不能作為判斷匯率與A股相關性的依據。我們選取了在岸人民幣即期匯率(CNY)以及上證綜合指數作為我們的研究對象。通過數據我們發現,2009年1-10月,銀行間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相對中間價的日間最大波幅日均為0.04%,波動過小,因此我們的樣本區間為2009年11月至今。
2.1 日度數據下匯率波動與A股無明顯關聯
首先我們測定是否有沖擊性影響,比如日度或者周度波動的同向?也就是說,匯率在短期振幅達到一定程度時,資本市場可能出現明顯的反應。而這種短期的沖擊作用對于投資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無論是廣泛猜測的大幅貶值會影響風險偏好還是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
表1中,我們對匯率的日度振幅設置了0.1%、0.2%、0.3%、0.4%四檔閥值,對應于目前65、130、195、260個點(pips)的匯率波動。表格中數字表示不同閥值下不同年份樣本的數量。
一個比較明顯的結論是,2014年與2015年匯率的波動更為劇烈,表現在在不同的閥值下,這兩年的樣本量均顯著高于之前年份。若從制度的角度來解釋,第一階段人民幣更多的是“單向”升值,第二階段更多是“主動”貶值,第三階段匯改之后開始呈現更多自由波動。


接著,我們對不同閥值下匯率變動幅度與上證綜合指數變動幅度的符號進行了統計,并計算了各自的比例。百分比圖如圖4、圖5所示,從結果來看,匯率與大盤指數同向變動以及異向變動均穩定在50%左右,該情形并未在14、15年出現轉折,說明在日度數據下匯率沖擊與A股無明顯關聯。


2.2 周度數據下匯率波動與A股也不存在明顯關聯
由于匯率包含的趨勢性較強,日度數據中可能無法體現方向性變動,而上證指數日度波動性可能受外界因素干擾較大,因此我們進一步對匯率以及上證綜合指數周度數據進行了相關的分析,過程和3.1的處理方式一致。
表2中,我們對匯率的周度振幅設置了0.1%、0.2%至0.8%、0.9%九檔閥值,對應于目前65、130至520、585個點(pips)的匯率波動。表格中數字表示不同閥值下不同年份樣本的數量。



從周度數據分析的結果來看,匯率沖擊對A股也未呈現出明顯的關聯關系。
2.3 年度趨勢匯率波動與A股價格無穩定相關性
兩者的時間序列關系如開篇圖1所示,定性來看,明顯的我們看到三個階段:
第一、2010初至2014年初,人民幣處于持續升值的通道中,而上證綜合指數則處在相對下行的通道中;
第二、2014年初至2014年末,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先貶后升雙向波動的一個明顯特征,而上證綜指則處于底部穩定的狀態中,未出現大幅波動;
第三、2014年末至今,人民幣匯率處與持續貶值的狀態,而上證綜指則發生了大起大落。
從以上三個階段來看,似乎匯率與A股的相關性并不明顯。由于中長區間來看方向性的相關性不存在,因此外資投資主體smart money(境外信息傳遞較快,投資決策較成熟)與資本趨勢性外逃導致匯率與A股同向下跌的論斷難以成立。



通過歷史數據分析,我們觀察到的結論是人民幣匯率與A股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微妙的。傳統的大家所謂的“人民幣升值利好A股;人民幣貶值利空A股”也并難以得到統計結果的支持。無論是看年度趨勢關系,還是日度、周度的沖擊關系,僅僅50%的同向變動顯然難以作為投資依據,僅從匯率變動來預測A股的變動方向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然而在8.11匯改以來,匯率波動更加的市場化,央行對于外匯的干預逐漸減少、對于匯率貶值也更加容忍的背景下,匯率定價正更多反映經濟基本面與跨境流動性的因素,這一變化能否改變匯率與A股的關系,目前下結論尚早。

3人民幣匯率影響資產價格的邏輯背景數據解釋的很明白了,最后討論一下經濟原理,目前對匯率與股價關聯性的相關研究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類:
3.1商品市場分析法
該模型強調經常賬戶或貿易平衡,認為由于貨幣的運動影響著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貿易平衡以及一國的真實產出,從而依次對公司的現金流和股票價格產生影響。該分析法認為存在由匯率到股票價格的單向因果關系,影響程度取決于國內經濟的開放程度與貿易的不平衡程度。按照傳統分析法,本幣貶值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對公司股票價格產生影響:
一方面通過對公司負債或資產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股票價格。本幣貶值增加了以外幣標價的負債,或者說公司需償還較多的以外幣標價的負債,因而減少了公司的現金流,不利于公司利潤和股票價格;而對于那些持有大量外幣資產標價的企業來說,本幣貶值也增加了以外幣標價的資產,公司股票價格就會上升。
另一方面,本幣升值通過對公司進出口業務量產生影響從而影響股票價格。對以出口為主導的公司來說,本幣貶值將提高其產品國際競爭力進而使出口增加,公司利潤和股票價格將因此而上升,此時匯率和股票價格呈現反向關系;而對以進口為主導的公司來說,本幣貶值導致原材料進口成本的增加,公司利潤和股票價格將因此而下降,此時匯率和股票價格呈現正向關系。至于最終本幣升值對公司的股票價格影響是正向的還是反向的,取決于這兩方面作用的綜合作用從各國實際情況來看,以反向關系居多。
3.2資產組合分析法
資產組合分析法又被稱為宏觀分析法,強調資本與金融賬戶對匯率的決定性作用。該理論認為存在由股票價格到匯率的單向、反向因果聯系。
一般來說,傳統分析法強調經常賬戶在匯率與股票價格互動關系中的作用,而資產組合分析法則強調是資本與金融賬戶的作用。因此,傳統分析法適用于一國政府只在經常項目下實施本幣可自由兌換的階段。在此階段,匯率反映的是經常項目下的外匯供給與需求。而資產組合分析法適用于一國政府在經常項目下資本與金融賬戶都實行自由兌換的階段。在此階段,匯率在反映經常賬戶下外匯供求的同時也反映了資本項目下外匯的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