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專家在解讀美元加息時,過度夸大美元加息的影響,容易對投資者產生誤導。比如,有文章說,美元加息表示美國進入加息周期,預計美聯儲明年加息4次,美元利率達3.5%左右。這種預測不負責任,它的前提不靠譜,它把加息與加息周期混為一談,劃等號。
其實,各國央行加息、降息與加息周期、降息周期不是一回事。美國加息反映了美國經濟步入正常增長階段,如果需要明年連續加息,也就是加息周期,這要看美國經濟會否從正常增長狀態2%,繼續演變成過熱狀態,如經濟增長率從2%上升到3%或4%的幅度。如果對美國經濟跟蹤分析,會發現美國2015年全年經濟增長態勢并沒有比2014年3%左右增長率更強勁。美國ISM制造業指數2015年1月份為55%,2015年12月份48.6%。美國其它經濟數據如失業率、進出口貿易、住房開工銷售等,相對穩定,并沒有顯示朝過熱、強勁方向發展。這也是美聯儲為何遲遲不敢冒然加息的重要原因。在最重要的先行指標制造業采購人經理指數平滑下行的一年,美聯儲當然不敢輕易加息。至于明年會不會連續加息?這要由一系列綜合數據來決定,特別是制造業先行指標和失業率。所以 ,美聯儲聲明,貨幣政策仍然寬松,實際利率路徑將取決于(明年)經濟增長情況。顯然,隨意預測明年美聯儲加息幾次的文章除了奪人眼球的效應外,沒有實際參考意義。
還有文章大肆渲染美元加息會加劇中國資金外流、人民幣貶值等等。這里先要弄清中國資金外流真正的內涵。從直觀邏輯和國家統計數據都可以發現,近年中國資金外流主要是中國居民境外購物、境外旅游、境外讀書、境外買房和中國企業境外大量收購企業,少數投資人境外炒股。這是中國過剩資金、過剩購買力的外流、輸出,與美元加息并沒有必然聯系。在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至10月份數據是1036億美元,同比7.97%。外商投資企業有出,也有進,但登記企業數量同比在增加。從國家統計局11月份統計數據看,工業產值、用電量、投資、房屋銷售等統計數據都是平穩略有回升。特別是就業率相對穩定,這表明中國目前經濟增長的潛力,資源的充分適度增長率只在7%左右,美國加息與否對中國經濟能有什么大影響嗎?中國經濟目前已經在外貿規模、制造業規模超過美國,中國進出口貿易面對全世界100余個國家,所以中國人民幣無需盯著美元,人民幣的匯率是否真正貶值,除了看美元匯率,還要看,甚至更要看人民幣對全世界各主要一籃子貨幣的匯率。因為美元也在一籃子貨幣中占有20%以上的比重。
綜上所述,不要把美元加息渲染成重大利空,對中國股市、人民幣匯率會有大影響,更應關注中國自身最新經濟金融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