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兩市大盤平穩開盤,全天窄幅整理,最終滬指以小幅下跌報收,深成指以小幅上漲報收,兩市共成交7145.6億元,量能相比周一小幅放大,但資金減持套現現象較為突出。數據顯示,昨日兩市大盤資金凈流出48.07億元。
這主要體現在券商 、有色金屬 、電力、造紙印刷、工程建筑等板塊。其中,券商板塊居資金凈流出首位,凈流出11.29億元,凈流出最大個股為中信證券 、太平洋 、西部證券 ,分別凈流出2.55億元、0.96億元、0.94億元。有色金屬板塊居資金凈流出第二位,凈流出5.87億元,凈流出最大個股為中金嶺南 、紫金礦業 、贛鋒鋰業 ,分別凈流出0.71億元、0.69億元、0.59億元。電力板塊凈流出3.88億元,凈流出最大個股為國投電力 、國電電力 、岷江水電 ,分別凈流出0.51億元、0.43億元、0.35億元。
隨著獲利盤減持券商股,券商股受到的壓力也有所增強。不過,當前A股市場缺乏實質性的調整因素,仍有部分資金積極低吸電子信息、通信、計算機、交通工具、旅游酒店等板塊。其中,電子信息板塊居資金凈流入首位,凈流入7.79億元,凈流入最大個股為華工科技 、保千里 、福晶科技 ,分別凈流入1.10億元、1.09億元、0.70億元。通信板塊居資金凈流入第二位,凈流入3.63億元,凈流入最大個股為海能達 、盛路通信 、二六三 ,分別凈流入0.67億元、0.47億元、0.19億元。計算機板塊凈流入0.62億元,凈流入最大個股為藍盾股份 、易聯眾 、慧球科技 ,分別凈流入0.45億元、0.44億元、0.37億元。
從盤面看,市場難以擺脫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同時,存量資金并沒有持續追逐大市值品種,而是轉而出擊新興產業股,尤其是通信產業股。
通信產業股近期迎來了量子通信這個新的產業催化劑。雖然量子通信近期內難以產業化,但由于其未來產業應用空間龐大,所以還是激發了各路資金對量子通信概念股的追捧。不過,有兩點需要考慮,一是量子通信的產業化進展情況。就目前的產業技術來說,量子通信很難大規模產業化;二是量子通信會否被新技術所取代。所以,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不要追漲。如果遇到盤中大幅調整,考慮到題材的新穎性等因素,仍可以適量低吸,參與量子通信概念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