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深滬A股市場總體呈現回落走勢,從周K線技術指標來看,上海綜合指數收出陰線形態,全周下跌90.41點,成交量為1.37萬億元,較上周1.75萬億減少3800億元左右;深圳成指同樣如此,深圳主板成交2.24萬億元,較上周2.54萬億減少3000億元左右;創業板則減少650億元。全周市場量能總體變化為縮量周陰,投資者參與度減弱的特征。
圖:上海綜合指數周K線軌跡情況

從周內市場變化來看,新股上市首日依然采用了秒停與板停的“特殊待遇”,而這種交易制度的本身是一種非公平交易制度,因為首日交易脫離了所有股票同等交易制度,這種制度缺陷的后果就是,所有股票不論質地,44%首日秒停,脫離成本區,然后板停炒作,但隨著時間的累積,則在非常高位形成泡沫后下落,累積此類新股越多,對未來市場的傷害可謂越大,泡沫越嚴重,最終歷史上的多次新股停發,都與此制度密切相關。從周內其它變化來看,周內消息面相對平靜,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跌、匯率變動較大是一個重要引起關注的因素。
技術層面顯示,本周收出縮量陰線后,實際上市場周K線軌跡指標中的KDJ、RSI等出現了高位死叉,而周內三大股指失守多條均線,顯示市場技術調整壓力較大,而萎縮的成交量能,顯示市場對階段內市場不確定性風險的一個回避策略,同時對新股交易制度所形成的一個風險源或未來開板短線機會的一個等待。
另類層面來看,由于大股東解禁上可能沖擊相關行業,行業股東減持動力或較強。比如從鋼鐵企業層面分析來看,相關數據也非常嚴峻。中鋼協此前發布的消息稱,鋼鐵企業的虧損日益嚴重。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鋼協統計的101家大中型鋼企總營收2.24萬億元,同比下降19.26%;利潤總額為虧損281.22億元,其中主營業務巨虧552.71億元;在101家鋼企中,虧損的有49家,占統計會員企業戶數的48.51%,虧損企業的虧損額450.42億元,同比增長352.85%;虧損企業產量占會員企業鋼產量的45.35%。與此同時,眾多鋼企的負債率持續上升,企業自身持續運營能力變弱。如果分析行業銀行資金借款發展來看,由于負債率高企,銀行很難體現一個配合支持;此背景下,一旦股份解禁,就有可能產生部分行業企業出現集中減持,沖擊市場。
總體來看,深滬A股市場所體現的周K線的縮量形態,加之周技術指標的調整壓力,市場下周預計仍有震蕩調整可能,下周9只新股申購或將繼續分流資金,而消息面上,由于國內外貿數據不佳及企業PMI指數的嚴峻形勢,央行貨幣政策會否出現降準需要關注,但從大的趨勢與未來行業股東變現壓力的沖擊來看地,預計即使央行降準,其也只能維持一個短期沖高回抽的機會,因為,新股累積風險源已經展開,加之許多資金需要大且經營業績嚴重不佳的行業股東有減持股份的擴散可能,因此對于下周市場,投資策略,短線投資者控制好倉位的背景下,適量逢低短線即可;而對于穩健投資者而言,則可繼續采取戰略觀望或更為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