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大眾在中國多么能掙錢,也難以招架可能帶來的的罰款,大眾排放門事件很可能影響大眾汽車在中國的增股計劃。昨天,大眾中國證實,由于財務方面的問題,可能推遲增股一汽大眾。雖然垂涎一汽大眾股權已久,但在生死關頭,大眾汽車不得不先放慢在中國的擴張腳步。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推遲增持一汽大眾大眾中國透露,正在全面評估大眾在全球范圍之內的活動、投資、項目等等。大眾已做出了決定,關于對一汽大眾增股,可能會推遲2-3年,推遲增股主要是財務方面的原因。大眾汽車集團目前最大以及最重要的市場就是中國,除了推遲增股一汽大眾以外,大眾中國其他在中國的投資計劃將會繼續執行。比如在新能源汽車的計劃,有可能與江淮汽車(15.59, 0.00, 0.00%)進行合作。未來幾年,大眾中國將會在中國增加3萬個就業職位,這個數字是其現在員工人數的近1/3。
當前,一汽大眾的股比結構為一汽60%、大眾30%、奧迪10%,中方占據明顯優勢。大眾最近幾年來一直明確表示有意增持一汽大眾股權,希望將其股權結構變更為大眾奧迪總計持股50%,類似上海大眾由雙方等比持股。有消息稱,今年上半年,中國政府已經批準了大眾增持一汽大眾股權。有分析人士指出,合資公司總價值大約為500億歐元(約合570億美元),因此從40%增持到50%將耗費大眾50億歐元。
這筆支出對于大眾來說,無疑是相當大的財務支出,但是大眾渴望已久。目前中國業務是大眾極其重要的利潤來源,一汽大眾去年銷售表現又極為突出,速騰、邁騰等躋身同級別最暢銷車序列。因此增持一汽大眾將進一步擴大大眾在華“利潤池”,這也是即便股權價格不菲,但大眾仍急于推進的原因。
大眾汽車損失慘重
為了應對排放門事件,大眾中國不得不進行財務上的準備。有消息稱,大眾汽車從近13家國際銀行獲得原定的200億歐元過渡性貸款,此舉旨在重塑外界對大眾信譽度的信心。上述銀行給予大眾的信貸范圍為15億歐元至25億歐元。知情人士表示,為期12個月的過渡性貸款應能在近期敲定。
排放門丑聞導致大眾汽車損失慘重。10月28日,德國大眾集團發布三季度財報,今年1-9月,大眾營業利潤為33.42億歐元,同比下降了64.5%,其中第三季度集團虧損高達34.79億歐元約(245億元人民幣),這是大眾集團15年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財報顯示,大眾集團前三季度共銷售了743.1萬輛汽車,同比下滑1.5%,其中第三季度銷售了239.2萬輛,同比下滑3.4%。而在尾氣排放造假丑聞曝光之前,大眾集團第二季度的盈利和去年的同期盈利都超過了30億歐元。
對此大眾集團表示,出現季度虧損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了9月爆發的尾氣排放造假事件影響。尾氣排放丑聞已經使大眾在財務上計提了大量成本。該公司已拿出73億美元應對丑聞,但是大眾汽車CEO穆倫承認,這筆資金只是個開始。大眾汽車預計,其二氧化碳排放問題的處理費用可能會高達22億美元。巴西政府已經因此開出了1300萬美元的罰單。有人預計,大眾汽車在全球處理整個排放作弊問題的費用可能會介于245億美元至870億美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