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經濟恢復中 專家:外貿將繼續逐月改善
6月份外貿進出口數據發布在即,日前已有多家機構對數據進行了分析和預測。海關總署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出口同比增速以美元計價為 07月06日 07:58
-
貨幣政策工具發力直達實體經濟 6月份金融數據是否會延續前兩月的“暖意”?
今年4月份、5月份的金融數據可謂暖意盎然,即將公布的6月份金融數據是否會延續前兩月的暖意?在正式數據出爐前,有多家機構和專家對此進行了 07月06日 07:57
-
機構預測6月份CPI增速或暫停下行 未來走勢將逐步向均值修復
7月9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截至目前,已有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平安證 07月06日 07:56
-
多省市派發穩就業“禮包” 共同助力874萬高校畢業生踏上就業路
又到一年畢業季。據中國人民銀行7月2日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就業感受指數為37 5%,比上季下 07月06日 07:55
-
長沙土拍價格出現“日日新” 是誰在哄搶新房?
限價地價格呈現日日新,新開樓盤再現瘋搶。這邊廂,6月28日、29日、30日三天里,長沙市洋湖片區、梅溪湖片區、開福區掛網的限價地價格,分 07月06日 07:54
-
上交所科創板減持新規搭建緩沖區 防范金融風險
7月3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股東以向特定機構投資者詢價轉讓和配售方式減持股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 07月06日 07:54
-
專家預計二季度GDP增幅大概率轉正 經濟動能進一步提升
6月份多個經濟數據即將公布,二季度GDP情況如何成為牽動市場的一大熱點?!蹲C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預測,二季度整體經濟動能將進一步 07月06日 07:53
-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迎來187家擬IPO企業 集中在四大行業
創業板注冊制迎新再接再厲。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深交所已受理創業板IPO、再融資及重大資產重組在審企業合計277家,其中IPO為187家 07月06日 07:53
-
商水縣一碎石廠物料未完全覆蓋廢料遍地 環保局稱有環評手續
近日,商水縣張莊鄉李寨村的村民反映稱:329國道商水縣張莊鄉北處的碎石廠不僅造成了揚塵污染,使村中道路變成了泥路,給村民生活和安全都 07月04日 13:13
-
大山教育去年線上收入不足40萬元 線上線下融合并非易事
又有一家線下教育企業即將登陸港交所。近日,大山教育通過港交所聆訊,離港股上市又進一步。6月30日,大山教育發布公告稱,將于6月30日至7 07月03日 08:31
-
610家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 預喜股扎堆醫藥生物等三大行業
近期A股三大股指持續走強,食品飲料、白酒、券商等板塊輪番表現,成為市場重要推動主線。融智評級數據顯示,2020年7月份A股市場趨勢預期信 07月03日 08:29
-
機構上半年“摸底”957家公司,這五大行業被密集調研
盡管過去半年A股遭遇了大幅波動,在1月底至2月初時經歷過一輪急跌,但此后便開啟了持續反彈的行情。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機構調研熱情不 07月03日 08:28
-
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 兩大基本面因素助A股行情回暖
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1萬億元,這是A股自3月11日以來首次達到這一量級。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信心增長是市場放量的關鍵因素。接受《證券日 07月03日 08:28
-
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 新經濟板塊迎來估值修復
隨著京東、網易等科技公司先后啟動二次赴港上市,不僅點燃了港股中的科技股炒作熱情,也帶動了港股中內地新經濟企業的股價上漲,掀起一波估 07月03日 08:27
-
銀行積極籌備“跨境理財通” 初期中低風險產品或更受投資者青睞
跨境理財通迎來重大進展。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管局和澳門金管局公布開展粵港澳大灣區跨 07月03日 08:27
-
銀保資金參與衍生品交易 行業發展將強者越強
繼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交易路徑發布后,保險資金進入衍生品交易的細則也正式推出。日前,銀保監會正式發布了《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規定》 07月03日 08:26
-
券商上半年債券承銷額超4.4萬億元 前9家券商“分食”超五成債券承銷額
今年上半年,A股融資市場火熱,除股權融資外,上市公司的債券發行量也相當可觀,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券商的承銷業務。據《證券日報》記者 07月03日 08:25
-
上半年超千億元北上資金“搶籌”A股 “日均”凈流入達到10.6億元
近日,隨著場內投資者熱情回暖以及市場對中國經濟復蘇預期的增強,外資也加大了買買買力度。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7月2日,外資借道滬股 07月03日 08:25
-
兩融余額創下4年半來新高 年內4大行業備受歡迎
近期,融資融券余額(下稱兩融余額)開啟直線上漲模式。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報11637 68億元,創下年內新高。 07月03日 08:18
-
上半年22家上市公司退市 其中7家屬于面值退市
上市公司退市速度明顯加快。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上半年,滬深兩市累計有22家公司退市,超過2019年全年的18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 07月03日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