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奮勇爭先開新局”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1~11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9%,兩年平均增長8.1%,高于全國2個百分點、居全國第7位。
去年,我省堅定不移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實現起步有力、開局良好、整體平穩的良好態勢。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5000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718戶,新增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4家、總數達50家,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20萬輛、同比增長1.5倍,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7.9%、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智能語音集群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合肥新型顯示基地、界首循環利用基地獲評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全面啟動“畝均論英雄”改革,科學制定出臺全省評價意見,實行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扎實有序推進畝均效益評價工作。推行“零增地”技改,實施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096項,1~11月全省制造業投資、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4.7%、17.9%,高于全部投資4.8個、8個百分點。
已累計培育3218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爭創國家級“小巨人”企業229戶。“省‘專精特新’企業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主動性較強,有734家在省區域股權市場‘專精特新板’掛牌,52家在滬深交易所和北交所上市。2021年全省新增22家上市公司(含北交所上市5家),其中19家是省‘專精特新’企業。”省經信廳負責人介紹。
我省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發展強勢起步,開展了一系列力度大、程度深、范圍廣的賦能舉措,形成了打通“三全鏈”模式、“智能制造+智能服務”模式、“高端裝備+遠程運維+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工業拼多多”模式等安徽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十二模式”。累計培育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81個,其中進入工信部試點示范23個。11家企業入圍工信部2021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位居全國第3位。
“2022年,我們將全面實施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4116’行動計劃,即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新材料4個萬億產業,現代化工、智能家電、綠色食品、鋼鐵和有色、光伏、節能環保、紡織服裝、輕工及制成品、生物醫藥、新型建材10個千億產業;培育10個千億企業和60個百億企業,力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該負責人表示。(記者 趙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