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發行,同臺競技,9只雙創50ETF的公開募集引來了眾多資金熱捧。
截至6月21日,華夏基金宣布提前結束華夏中證科創創業50ETF的募集,該ETF原計劃募集截止日為6月23日,如發生末日比例確認情況,將申請采用該配售方式確認投資者認購款項。
據華南某兩家發行雙創50ETF的基金公司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反映,根據渠道數據,其中一家僅上午就賣超10億元,還有一家在收盤前已經賣完。北京某家發行該產品的公募人士也表示,下午一點過后已經賣超10億元。
據了解,雙創50ETF跟蹤的指數為科創創業50(931643),該指數于6月1日正式上市,由于該指數囊括科創板和創業板中的50只成分股,又被業內人士稱作“雙創指數”。9只雙創50ETF從上報到獲批再到開售,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對于如此火速的發行,業內人士認為,足以見得基金公司對該類重磅產品的重視程度。
雙創50ETF火爆開售
9只雙創50ETF的發行可謂神速:5月19日,10家公司上報材料;6月15日,9家公司同日獲批;6月21日,同日開售。
雙創50ETF在今日開啟認購之后,不僅展開了激烈的市場份額爭奪,還帶動了基金發行市場的火熱,9只產品所屬9家公募基金公司均是規模和投研實力領先的頭部公司,分別是易方達、南方、華夏、嘉實、富國、國泰、招商、銀華、華寶基金。
根據基金發行公告,9只雙創50ETF均于6月21日開始募集,其中嘉實、南方、招商旗下3只僅有1天的募集期,其余6只募集期均為3天。除華寶基金未明確募集上限外,其余基金公司旗下雙創50ETF均設置了30億元或35億元的規模上限。
據記者統計,目前募集已經達到或超過目標的有華夏基金和南方基金,前者旗下的雙創50ETF雖然募集期有3天,但在開售首日就已經被買超,于今日發布了提前結束募集的公告。后者據渠道方面消息,已經在收盤前賣完。
此外,雙創50ETF只賣1天的招商基金和嘉實基金也在今日收獲不錯成績,前者在開售當日上午就賣超10億元,最終募集接近20億元,后者在下午一點后賣超10億元,最終募集接近15億元。
雙創50ETF值不值得買?
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官網顯示,雙創50ETF跟蹤的指數為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簡稱“科創創業50”指數,該指數從科創板和創業板中選取市值較大的50只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上述市場中代表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科創創業50指數包含的成分股涵蓋了醫藥、新能源、計算機、通信、電子、機械和軍工,行業更偏向新興產業。其中,醫藥衛生產業在該指數的所占比例超過40%。50只成分股中包括31家創業板個股和19家科創板個股。前十大權重股中有九只創業板個股和一只科創板個股。
從個股市值來看,市值分化較為明顯,成分股主要為中市值股票。第一大權重股為寧德時代,第二到第四大權重股均為生物醫藥個股。
從估值來看,科創創業50估值較寬基指數略高,但仍有廣闊成長空間。截至2021年6月18日,科創創業50指數的PE為84.41倍,PB為11.4倍。光大證券認為,由于疫情仍是現階段經濟活動的重要影響因素,長期看好醫藥生物板塊。此外,隨著新經濟產業興起,互聯網及科技類公司仍有廣闊的成長空間,科創創業50指數仍具備極高的投資價值。
南方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權益)史博認為,科創板近兩年呈現發行熱潮,新標的快速涌現。目前國內大多數指數都是半年度調整,而雙創50指數季度調整,提高了指數的時效性。同時樣本空間僅要求新股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超過一個季度,對上市新股更為友好。
史博還表示,雙創50指數匯聚了最具有成長性、科技型、獨立性的一批企業。本質而言,它的出現是我國資本市場順應經濟不斷進化的結果,是經濟對高科技和高端產業鏈的自然接納,是資本市場有意識地量化新經濟新產業成長的一個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