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份以來,國內文化用紙類價格震蕩上行,尤其是今年以來,價格經歷了3波不同程度上調。
1月份,雙膠紙、銅版紙等各種類型紙張價格普遍上調200-500元/噸不等,1月底再次出現價格上調情況,2、3月份各在前期價格基礎上繼續上調300-500元/噸。據隆眾資訊數據監測,截至目前,國內雙膠紙市場均價每噸6630元,比去年底上漲28.56%,同比上漲7.63%;銅版紙均價在7212元,比去年底上漲26.91%,同比上漲25.08%。
“國內紙類市場屬于完全市場競爭,供應企業多,市場需求主體多。今年以來,國內紙類價格上漲,反映出我國經濟從去年的疫情中恢復良好,市場需求逐步恢復。”隆眾資訊造紙產業鏈高級分析師吳夢表示,文化紙下游主要為教輔教材訂單,每年3-5月份、9-11月份是文化紙的傳統旺季,主要為出版社對教輔教材進行紙張招標,對于市場的總需求有一定支撐。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全民接種疫苗,人員流動性增加,與去年相比市場整體需求有一定增量。
吳夢認為,國內紙類價格上漲還有以下原因:一是成本上漲推動。紙漿是造紙主要原材料,我國國內紙價中紙漿占其成本的80%左右。今年以來,上游紙漿價格出現明顯上漲。去年12月份以來,上海期貨交易所紙漿期貨主力合約價格震蕩上行,目前,紙漿市場價格在每噸7000元左右,累計漲幅超60%。除了紙漿,今年以來各種造紙化工輔料也出現較為明顯的上漲。例如:1-3月份淀粉價格上漲12.84%,羧基丁苯膠乳價格上漲10.77%,今年以來國內紙價上調,成本推漲較為明顯。為緩解成本壓力,國內紙企連續上調銷售價格。
二是供應出現階段性短缺。吳夢表示,國內紙企有淡季停機限產的習慣,今年1月份正逢春節,不少紙企停機檢修。據統計,1月份國內紙企減少文化紙供應量約16萬噸,占文化紙總產量約12.73%,供應有所收緊。3月底銅版紙廠家發布春季例行檢修通知,預計影響4月份銅版紙供應量約6萬噸左右,占銅版紙4月份總產量約15.14%。其他紙種如:白卡紙4月份減產15%,生活紙自3月份開始停機限產,開工不足50%。
吳夢認為,后期紙價趨于回落。從供應面看,上半年國內紙類市場供應面變化不大。2021年銅版紙未有新增投產計劃,供應趨于穩定。目前國內雙膠紙企業暫未有停機限產計劃,雙膠紙集中在2021年下半年投放,新增產能96萬噸左右。
從需求面來看,社會訂單在3月份表現不佳,高價抑制了部分需求,且年前部分業者看好后市,提前備庫。此外,目前中間貿易環節庫存還處于高位水平,預計后期社會訂單依舊難有較大增量。但是后期國內黨政需求用紙及教輔教材招標已經開始,文化紙整體市場需求有一定支撐。
吳夢表示,從以往情況看,國內一些紙類價格如文化紙淡旺季屬性明顯,旺季過后,都會出現較為明顯的下行。例如2018年旺季時期,雙膠紙價格3-5月份上漲5.30%,旺季過后, 6-7月份價格下跌8.28%;2019年同是如此,旺季價格上漲4.62%,淡季價格下跌1.83%。
“綜合判斷,預計今年5、6月份國內紙價格將呈窄幅回落。但是,由于近期紙漿價格有所反彈,高成本抑制紙價下行空間。”吳夢表示,隨著紙漿期貨上市和發展,近幾年來紙漿市場金融屬性增強,造紙行業后期應加強關注木漿價格走勢,同時,及時了解下游需求及庫存消耗情況,主動調節排產計劃,優化生產結構,保持合理利潤,降低經營風險。下游用戶要加強市場關注,及時了解價格動態,切忌盲目跟風,囤積居奇,助力紙業市場平穩正常發展。(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