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信陽市商城縣一火葬場在未取得規劃、環評等手續的情況下,選址建在居民生活區、良田及水源地的位置,給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遭到附近居民的強烈不滿,要求其重新選址,遠離居民區。對此,當地相關部門回應稱,火葬場項目目前處于土地征收階段,程序還沒完全走完,許多手續需要等上級批復。
據了解,即將建設的火葬場位于信陽市商城縣雙椿鋪鎮龍堂村與官莊村交界處的棗嶺崗,毗鄰居民生活區,共計征地43.5畝,其中有農田、耕地和林地等。
當地村民反映稱,征地時說是建公墓,后來卻變成建火葬場,最重要的是,選址離居民區太近。“征地時沒有任何征收手續,就以建公墓的名義,給我們村民的糧食補貼一本通卡和醫保卡里打補償款,然后開始砍樹,清除地上附屬物。”一位李姓村民說,由于新征土地緊鄰公墓,村民們都表示支持,但后來得知這里實際要建火葬場后,大家都不愿意了,打到卡里的補償款,大家都一分錢沒動。
“絕不允許在這里建火葬場!”“這里離居民區太近,建火葬場我們不同意!”“希望政府重新選址,只要位置合理,我們絕對支持!”村民們表示,建火葬場移風易俗、利國利民,大家都支持,但選址應該征求附近村民意見,最起碼要遠離居民區。現在選址的周邊是居民區、良田、水庫、水源地,距最近的居民家只有兩三百米,建成后勢必會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那么火葬場為何要選址建在居民區的附近呢?據知情人透露,在這里選址建設火葬場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火葬場邊上就是商城縣公墓,直接能拉升公墓價格;二是有個別人能從中受益,有人私自在旁邊征收了幾百畝土地,也要用于墓地建設。
對此,商城縣自然資源局許副局長表示,商城縣殯儀館也就是火葬場項目,目前處于土地征收階段,程序還沒完全走完,前期只是對項目的其中18畝進行了土地征收啟動公告,其余的土地還在調規中。
關于該項目的土地手續是否完善,許副局長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可能是政府為了盡快啟動項目進行了前期工作,該局還有很多東西要等市局批復。
雙椿鋪鎮人大熊主席說,因為殯儀館火葬場建設事情推進緩慢,商城縣已被通報批評,為盡快推進該項目,鎮政府也召開了龍堂村黨員組長會,并和村里簽訂征地協議,也給被征地戶進行了補償,補償款已經大部分簽收,現在就要施工,卻引起村民的抗議阻撓。熊主席說,該項目環評報告目前正在做,政府已經成立十個工作組,正在做入戶調研走訪,逐步解決群眾訴求。
商城縣民政局負責該項目的顧副局長也表示,項目遇到巨大的阻力。“2017年,商城縣殯儀館就做了規劃,現在增加火葬場需要重新調整規劃,新的規劃已經做好,也已通過縣規委會,國家資金也已到位,由于涉嫌保密無法提供。”對于群眾反映的項目選址問題,顧副局長稱他剛接手這個項目,以前都是別人在做。關于衛生防護距離問題,顧局長表示現在相關政策法規上已不做硬性要求,但應該遠離居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