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司。
今年2月以來,住房公積金“存廢之爭”持續升溫。眾多知名人士,接連吹風建議 “取消公積金” 。
在微博上,約6成投票網友選擇不贊同取消公積金,4成網友贊同取消。
今年開年的時候我也給大家推送過一篇文章:《重磅!黃奇帆建議取消公積金》
在小司的后臺,大家的反響很熱烈,有的支持,有的不支持。
最近到底要不要取消公積金這件事兒,現在終于有了結果。
5月18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在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中,明確提到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
這意味著,中央為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廢除之爭確定了基調:住房公積金制度或迎來一輪改革,而非廢除。
雖然公積金制度深受老百姓詬病,但是確實這項政策也已經深入老百姓的經濟生活,想要一刀切恐怕不太現實。
據華夏時報報道,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中央明確了改革公積金的提法,首先是對取消公積金的一個否定,同時也明確要對目前公積金存在的制度性問題進行進一步完善和改革。
為什么不取消公積金制度?
原因很簡單:我國公積金制度剛剛初步建立,如果再推翻重建一個新的住房政策金融體系是非常困難的,幾乎不可想象。
因此,公積金制度可以改革,但不能取消。
根據住建部等公布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
截至2018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45899.77億元,提取總額87964.89億元。
2018年,住房公積金實繳單位291.59萬個,實繳職工14436.41萬人。
不難看出,公積金覆蓋面已經高達1.44億人,而繳存總額則高達14.5萬億。
公積金不僅覆蓋范圍廣,而且使用效率并不低。
僅2018年一年,就有5000多萬人利用到了公積金,超過總繳存人數的1/3。
而20多年來,整體提取總額更是高達8.8萬億,相當于目前房貸余額的1/3。
如此普世的制度,哪有那么簡單就取消的道理?
既然不能取消,那住房公積金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呢?
關于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的問題,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就不在這兒多說了。
根據這些現存的問題,專家們推測出改革的主要方向:
要么學習新加坡的思路,將公積金與企業年金合并,企業年金就相當于補充養老保險,這么做,大家老年的時候手頭更寬裕了,但是買房難的問題得不到任何解決。
要么是向美國學習,改為國家住房公積金管理公司,類似于美國的房利美、房地美。
但是小司覺得更務實的做法就是擴大公積金的使用范圍,不限制使用的城市。
無論是租房還是購房抑或裝修,無論是大病還是小病,甚至對于沒有購房能力的繳存者,只要有需求,都應該賦予定期提取公積金的資格。
甚至,可考慮打通住房公積金與醫療保障基金、養老基金之間的通道,給個人更大的自由支配權。
但是,不論咋改,公積金的錢,不是國家的也不是企業的,而是員工個人的,個體理應享有最終的支配權。
不能為了企業減負就降低繳存比例,或者一刀切取消公積金,這都是不可取的,無論最后如何改革,老百姓的權益都要得到最基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