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的換機需求漸起,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的推陳出新,正不斷推動著消費電子產業快速增長,從而給MIM(金屬注射成形)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日前,精研科技發布年報稱,公司2019年實現營收14.73億元、凈利潤1.71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66.95%、360.55%。據悉,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因客戶需求的增加,公司智能手機類MIM產品,包括攝像頭支架、裝飾圈、手機轉軸件等銷量大幅上漲。
公司證券部相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憑借優良的產品質量和快速反應的服務體系,產品已經最終應用于蘋果、OPPO、步步高、三星、小米、fitbit、谷歌等國內外知名消費電子品牌和長城、本田、上汽通用等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未來公司將持續不斷進行市場開拓,不斷進行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探索和研發,提高自身的產品和服務競爭力。”
智能手機類MIM產品營收翻倍
記者了解到,MIM被譽為“國際最熱門的金屬零部件成形技術”之一,其工藝已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產品、醫療器械、消費品等諸多領域,已成為國際粉末冶金領域發展迅速、最有前途的一種新型近凈成形技術。
目前亞洲MIM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行業內主要有上海富馳(東睦股份)、艾利門特、新日興、東莞成銘等廠商;而精研科技在生產制造能力、收入規模、產品質量、配套服務、經營管理效率等方面均位于行業前列。
財務數據顯示,近三年來(2017年-2019年)精研科技分別實現營收9.22億元、8.82億元和14.73億元;歸屬凈利潤分別為1.55億元、3718.57萬元和1.71億元。其中,2018年公司因產品結構調整、客戶調整切換,整體毛利率下降,同時公司加大了研發投資力度,導致歸屬凈利潤出現下滑;2019年公司調整完成,業績隨之迅速回升。
2019年,因智能手機出現升降、多攝、折疊等新穎設計概念,精研科技與客戶開展升降攝像頭支架、多攝支架和轉軸件等新產品的研發試制,相關MIM產品的生產帶動了公司業績的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智能手機類MIM產品營收達12.12億元(占總營收82.29%),較上年同期增長98.56%。
提及公司的技術和競爭優勢時,上述人員向記者表示,公司不斷增加研發投入,目前已逐步建立起自身的行業技術壁壘,包括擁有自主研發的改混料能力、差異化的產品燒結技術處理能力、MIM精密模具設計開發制造能力等,貫穿MIM生產的全過程。同時,公司擁有良好的全制程管控能力來保證產品的最終良率,控制生產成本的同時滿足客戶的交期,增強客戶的滿意度。
“未來公司將持續提高模具設計、制造、應用、維護等一體化能力,提升客戶產品樣品的交付速度;提高自動化水平,合理安排生產周期,不斷提升公司柔性化生產能力;提高產品生產效率。”上述人員補充道。
擬發行5.7億元可轉債擴充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披露年報的同時,發布公開發行可轉債預案稱,擬募資不超5.7億元用于新建消費電子精密零部件自動化生產項目。本次投資將及時擴充公司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方面MIM產品產能。
談及公司目前產能運轉情況時,上述人員向記者透露,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保持在較高水平,2019年產能利用率已超過90%,基本上接近滿負荷運轉,在部分訂單密集的時期已經顯露出產能不足的問題。
“當前MIM產品需求增長趨勢較為明顯,行業內部分企業通過加大投資、兼并收購等方式,不斷加碼MIM產品布局,以實現在消費電子領域形成較為明顯的規模化優勢。”上述人員坦言:“公司有必要持續加大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MIM產品生產及研發投入力度,繼續深耕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等具有優勢的消費電子市場。”
記者注意到,除了加碼產能外,報告期內公司也在拓展布局精密傳動和散熱板塊。據悉,隨著5G時代的到來,并伴隨著智能手機輕薄化、高功耗的趨勢,智能手機散熱需求持續增加,散熱已成為制約智能手機性能提升的重要因素。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約為670萬臺,預計到2023年將超過4億臺,由此將會帶來相關散熱等產業產品需求量大幅上漲,市場潛力巨大。另外在互聯網時代的帶動下,伴隨著5G、AI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對于精密傳動的發展也給予了更多的空間和機遇。
有不具名業內分析師告訴記者,近兩年來,隨著智能手機中升降攝像頭、折疊屏以及TWS機殼對轉軸概念的興起,相關MIMI廠商也在不斷研發滿足新的市場需求。不過基于MIM工藝的技術壁壘,未來類似精研科技、東睦股份等頭部企業將更加受益。從精研科技客戶黏性和市場滲透率來看,其綜合競爭力優勢明顯,疊加其5G終端散熱布局,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可期。見習記者 蘭雪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