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發布了《關于公布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期貨交割品品牌的通知》,明確了可用于線型低密度聚乙烯(下稱“LLDPE”)和聚丙烯(下稱“PP”)期貨交割的品牌名單,相關品牌交割制度將在2104合約起施行。
市場人士表示,此次發布的品牌均為下游企業廣泛接受和認可的主流品牌。上述主流品牌可進入交割的規定符合現貨貿易習慣和品牌特性,在滿足企業交割和接貨需求、降低交割成本的同時,將保障期貨價格對現貨主流品牌的代表性,促進期貨功能發揮。
17個LLDPE品牌和18個PP品牌可進入期貨交割
根據通知,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中煤”牌LLDPE等17個品牌為大商所LLDPE期貨交割品牌。其中,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中煤”牌為免檢注冊品牌。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中煤”牌PP等18個品牌為大商所PP期貨交割品品牌。其中,中煤陜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中煤”牌、東華能源(張家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聚烯堂”牌、福建中景石化有限公司生產的“中景石化”牌4個品牌為免檢注冊品牌。
大商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2019年9月大商所曾發布通知,將在LLDPE和PP品種上實行品牌交割制度,限定了LLDPE和PP可交割品牌。同日大商所還發布了征集可交割品牌的通知,規定申請企業應滿足相關條件,具體包括:申請廠家的申請品牌的產品質量滿足期貨交割質量標準;裝置投產年限不低于2年、上一年度開工率不低于70%;產品銷售流向覆蓋包含交割區域;產品質量市場認可度高。
據介紹,上述通知發布以來,國內生產廠家積極響應,主動申請成為期貨可交割品牌,大商所開展了多輪篩選、現場考察和全面品質抽檢等工作。此次發布的品牌名單均屬于現貨中的主流品牌,企業資質良好。其中,LLDPE期貨可交割品牌17家,覆蓋國內產量的70%和進口量的34%;PP期貨可交割品牌18家,覆蓋國內總產量的60%和進口拉絲料的50%以上。
該負責人還介紹,在品牌升貼水方面,綜合考慮產品使用、品牌價差、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和歷史交割情況等因素,為保持期貨盤面價格代表性的清晰穩定,各品牌間升貼水暫定為零。
“實行品牌交割以后,只有交易所公布的上述品牌才可以申請注冊倉單。”杭州臨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亞良表示。該公司是LLDPE和PP期貨交割庫。他提醒道,可交割品牌分為兩類,一是免檢注冊品牌,客戶提供生產廠家出具的產品質量證明原件就可以免于檢驗;其他為非免檢注冊品牌,仍然需要檢驗合格后才能注冊倉單。
提高期貨價格代表性 為企業交割服下“定心丸”
記者了解到,2007年起LLDPE和PP期貨先后上市以來,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期貨功能發揮良好,近兩年法人客戶持倉占比超過50%,越來越多的產業企業參與期貨避險。盡管如此,近年來現貨市場供給持續增加,新增的聚烯烴裝置陸續投產,部分新產能、新品牌的產品雖然銷售價格低于主流產品,但其品質或供應情況不穩定。上述無法保證連續供應或新開工企業、新投產品牌的產品進入交割,不利于交割買方接貨和使用,增加了企業參與期貨交割的顧慮,也影響了期貨價格對現貨主流產品的代表性和穩定性。LLDPE和PP市場存在較強的品牌特性,下游企業希望在交割中接到能保證連續供應、產品質量穩定、已得到市場普遍認可的品牌產品,對于實施品牌交割的呼聲較高。
在此背景下,大商所推動LLDPE、PP期貨實施品牌交割制度,并篩選了多個品牌作為可交割品牌,以順應現貨市場變化,滿足企業交割需求。“LLDPE、PP這兩個品種標準化程度較高,現貨市場具有一定的品牌特性,主流品牌品質和供應較穩定、在市場上接受度較高,而其他非主流品牌往往在品質或供應上較不穩定,價格低于主流品牌。”北京四聯創業化工集團合成樹脂副總監廖承偉表示,通過品牌交割制度限定可用于交割的品牌范圍是必要且可行的,符合現貨貿易習慣和品牌特性。
進一步降低交割成本 提高套期保值效率
在可交割品牌內,此次大商所還明確了多家LLDPE和PP免檢品牌。在交割業務中,免檢品牌在材料準備齊全的情況下可無需質量檢驗,一般入庫當天即可申請注冊倉單,以此提高交割效率,為賣方減少檢驗成本。“免檢交割制度會降低交割成本、大幅提升賣方客戶參與交割的便利性,買方接貨后如出現質量、包裝等問題,可獲得廠家無條件換貨,對于買方有較好的保障。”徐亞良認為。
記者了解到,品牌交割制度并非LLDPE和PP期貨的“原創”。早在2015年,大商所在PVC品種首先嘗試了品牌交割制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制度實施以來,PVC品種日均成交量由2016年的4.6萬手增長至2019年的13.9萬手,提升202.2%;日均持倉量由2016年的7.2萬手增長到24.4萬手,提升238.9%;期現價格相關系數由0.39提升至0.73。運行四年來,PVC期貨交割未出現質量爭議或糾紛,制度設計得到市場檢驗認可。“PVC品牌交割制度提升了期貨價格代表性,活躍度明顯提升;免檢交割降低了交割成本、提升了交割便利性。PVC品牌交割制度值得推廣至LLDPE和PP品種上。”浙江特產石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明指出。
相關市場人士介紹,LLDPE、PP和PVC同為合成樹脂,在品牌屬性、包裝等現貨特征上具有共性,交割流程也基本相同。很多倉庫同時為上述三個品種的交割倉庫,其積累的PVC品牌交割經驗可以在LLDPE和PP品種借鑒和推廣。大多LLDPE和PP生產企業生產技術成熟、產品質量和供應穩定,市場認可度高,將PVC品牌交割制度延伸到LLDPE和PP期貨的條件和時機較為成熟。
浙江明日控股集團總經理助理邵世萍同樣認為,LLDPE和PP期貨實行品牌交割以后,期貨交易標的更加清晰,期貨市場活躍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她希望交易所持續加強品牌管理,確保品牌優勝劣汰,并借鑒PVC期貨經驗,適時增加免檢品牌數量,進一步降低交割成本和提升交割便利性。
大商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交易所將每兩年對可交割品牌商品的質量情況進行檢查,對其市場接受度進行市場調查,檢查及調查結果作為調整可交割品牌的依據。交易所將持續跟進現貨貿易發展和變化,適時調整可交割品牌,確保期貨價格始終代表現貨主流品牌,便利實體企業參與交割。記者 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