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已試點內測,概念股再次爆發漲停潮。
時隔多日,數字貨幣概念再掀漲停潮。數據顯示,數字貨幣指數今日大漲6.9%,位居題材指數漲幅榜之首。概念板塊內16股漲停,最先封住漲停板的是眾應互聯,該股在早盤開盤一分鐘內即漲停。匯金股份封漲停時間緊隨其后。
央行數字貨幣已試點內測
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今日火遍網絡。據報道,央行數字貨幣DC/EP目前已在部分銀行進行內部測試,首批試點地區包括蘇州、雄安、成都和深圳等地。中信證券對此表示,央行數字貨幣推進再提速,反映了數字經濟的需求與海外央行的推進示范,銀行有望借數字錢包加快布局支付業務;而第三方支付機構分化加速,分發機構與多元持牌機構受益。在推出進度上,中信證券預計,年內公開版本上線存在可能,作為M0部分替代,預計央行數字貨幣投放量將在萬億規模。
受此消息影響,數字貨幣概念今日大規模爆發,與之相關的區塊鏈題材也迎來漲停潮,漲停股數量達到20只以上。從盤后資金流向來看,主力資金參與熱情較高,數字貨幣概念股合計凈流入資金12.21億元。其中廣電運通主力資金凈流入規模最高,達到1.9億元。今日龍虎榜上,廣電運通凈買入高達0.97億元,深股通、機構均現身買入席位中。二三四五、長亮科技、科達股份、四方精創獲主力資金凈流入也在億元以上。
在資金的積極參與下,數字貨幣概念今日整體成交量大幅提升,近七成股票量比在2倍以上,其中恒寶股份、科達股份、廣東駿亞、美盛文化、廣電運通等量比超3倍,恒寶股份量比4.74倍最高。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數字貨幣領域
據悉,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在幾年前起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兼貨幣金銀局局長王信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為了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專門成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深圳和其他地區與當地密切合作,進行系統的開發。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多的數字資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具有優勢,也需要在該領域有所作為,而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進程也值得密切關注。
近年來,隨著數字貨幣研發在國內加速推進,A股市場上市公司也在快馬加鞭布局相關產業。
廣電運通近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研究院開展DC/EP應用研發工作,主要是在ATM上支持數字貨幣與銀行賬戶貨幣互換的模塊,廣電運通有30萬臺銀行智能設備及100萬臺存量終端的模塊升級,數字貨幣硬件錢包也在研發當中。
新國都在最新公布的年報中提到,公司堅持在區塊鏈技術、AI識別技術、5G通訊模組等新領域進行戰略性投入,對數字貨幣相關應用技術和服務場景進行持續優化,以及持續的創新商業模式探索。
四方精創表示,公司已具備從區塊鏈底層平臺到應用解決方案的全方位研發與交付能力,具備區塊鏈+通證經濟融合創新應用的能力,并在數字貨幣、應用型通證等加密數字資產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發與運營經驗。
智度股份去年10月份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公司2018年對比特大陸進行了投資,圍繞央行數字貨幣在全球跨境支付系統的應用以及央行數字貨幣在數字貨幣錢包業務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探討相關技術和產業落地的可能。
飛天誠信目前已推出數字貨幣硬件錢包,該產品僅是數字貨幣的安全存儲設備,但銷售收入很小。
華力創通在去年10月底和中南金融學院、東湖金融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金融仿真、數字征信、數字貨幣和互聯網金融等15個領域開展項目合作,推進科技金融進步。
概念股一季度業績堪憂
4月份以來,央行數字貨幣的消息不斷。4月3日,人民銀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要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4月10日,人民銀行于召開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在被問及央行數字貨幣目前的進展時,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表示,目前央行數字貨幣正在按原定計劃有序推進。
當前參與到數字貨幣領域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這些公司并未產生實際性收入,業績并未得到體現。根據一季度業績預告數據,數字貨幣概念股業績整體下滑明顯。按照凈利潤預計下限計算,證券時報路數據寶統計顯示,15股凈利潤預計虧損,預虧金額最高的是聯絡互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廣告傳媒業務營收相較上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公司預計一季度凈利潤虧損1.1億元至1.6億元。凈利潤預虧金額居前的還有智度股份、金固股份、海聯金匯、眾應互聯、信息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