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和自然科學基金委近期聯合印發《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斗桨浮窂膬灮紕撔颅h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強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原始創新、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管理服務等7個方面提出具體措施,共23條。
《方案》提出,在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中突出支持基礎研究重點領域原創方向,持續支持量子科學、腦科學、納米科學、干細胞、合成生物學、發育編程、全球變化及應對、蛋白質機器、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等重點領域,針對重點領域、重大工程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的關鍵數學問題,加強應用數學和交叉研究,加強引力波、極端制造、催化科學、物態調控、地球系統科學、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等領域部署,搶占前沿科學研究制高點。
《方案》還提出,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對關鍵核心技術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給予長期支持。重點支持人工智能、網絡協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點基礎材料、先進電子材料、結構與功能材料、制造技術與關鍵部件、云計算和大數據、高性能計算、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地球觀測與導航、光電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種、高端醫療器械、集成電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
加強“從0到1”的基礎研究,開辟新領域、提出新理論、發展新方法,取得重大開創性的原始創新成果,是國際科技競爭的制高點。2018年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提出,突出原始創新,促進融通發展。近年來,中國致力于自主創新,尤其在科技方面。在5G基建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便有兩個為中國品牌,而中國公司擁有的5G標準必要專利數量更是美國公司的兩倍。不過,我國基礎研究仍然面臨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備受各方關注。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認為,我國醫療器械需求巨大,市場規模增速遠高于全球。國內高端醫療設備的宏觀環境良好,政策積極推進,產業鏈將加速發展,建議投資者關注相關投資機會。
中泰國際發布報告稱,從本次新冠治療等情況來看,是因為中國醫院數量和高端醫療設備目前仍有不足,疫情過后政府將加速基礎醫療設施的建設,尤其是用于重癥治療的設備。該機構建議關注在醫學影像、心血管、呼吸機、監護儀、人造關節、體外檢測等方面擁有強大研發與生產能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