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對公募基金來說意義非凡,開放式基金業績全面豐收,指數基金迎來跨越式發展,基金投顧業務迅速鋪開。這一年,也是公募FOF產品的精進之年,隨著公募行業深入推進投資者教育工作,普通FOF產品、養老FOF產品及QDII型FOF產品大擴容,基金數量、基金規模、持有人數量穩步攀升。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12月20日,公募基金市場上共有FOF產品110只,產品總規模已經達到430億元,較今年年初的173億元大增了近150%。規模巨大增量得益于今年以來新FOF產品的發行,目前市場存量的110只FOF產品有62只是在今年新發行的,各基金公司在今年布局的養老FOF產品百花齊放。
年內新增FOF產品62只
養老FOF產品迅速鋪開
12月20日,南方基金發布了旗下南方合順多資產配置混合FOF的招募說明書、基金合同及托管協議,《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南方合順多資產配置混合FOF已經是今年以來發行的第69只FOF產品,截至12月20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上先后成立了62只FOF產品,目前仍有7只FOF產品處在募集流程中。
不過,像南方合順多資產配置混合FOF這樣的產品,不是今年新發FOF產品的主流,真正的主角是養老FOF。今年以來成立的62只FOF產品中,養老FOF產品多達52只,占比高達83.87%。
從今年新發FOF產品的募集規模來看,銀行系基金公司旗下的成立規模較高。《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新成立的62只FOF產品中,成立規模最高的是工銀智遠配置三個月持有期混合FOF,該基金的成立規模高達45.31億元;另外,交銀安享穩健養老一年FOF、民生加銀康寧穩健養老目標一年持有期混合FOF的成立規模也分別有20.43億元和11.68億元。
從第一只養老目標基金(2018年9月13日)成立至今,養老FOF在我國公募基金上運行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在首批養老目標基金進展順利后,眾多基金公司先后拿到養老FOF產品的批文,截至目前,公募市場上共有養老FOF產品64只,總規模達到233.36億元。整體來看,養老FOF在所有FOF產品中數量占比達到58.18%,規模占比達到54.27%。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發達國家歷史看,成熟的養老體系是由三大支柱(政府養老、企業養老、個人養老)構成的,但我國目前85%的人口養老僅依靠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覆蓋不足,第三支柱更是幾乎為空白,這不僅使得一些人群的生活質量受到影響,還大大加劇了國家的財政壓力。目前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嚴重,迫使我國加快第三支柱的發展,其中養老FOF就是工具之一。
94只FOF產品取得正收益
出海基金業績分化巨大
即便是普通FOF、養老FOF在公募市場上運行時間不久,投資標的也只能是公募市場上的開放式基金,但絕大多數基金都在成立以來取得了正回報。109只現存的FOF產品中,有94只基金均在成立以來取得了正回報,普通FOF產品、養老FOF產品配置的基金以債券基金居多,其收益率相對較低,但回報率較為穩定。
目前,所有FOF產品中回報率最高的是前海開源裕源FOF,該FOF產品成立于2018年5月份,截至今年12月19日,該FOF產品已經累計取得了34.75%的回報率。除此之外,興全安泰平衡養老三年持有FOF、上投摩根尚睿混合FOF、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南方養老2035FOF等產品在成立以來也均有15%以上的回報率。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間出海的QDII型FOF產品,在成立以來的業績表現出現了巨大的分化。業績較好的部分產品,如上投摩根全球多元配置QDII-FOF、銀華全球優選QDII-FOF,這兩只基金在成立以來的回報率分別有28.8%和27.1%;而銀華通脹QDII-FOF、信誠商品QDII-FOF在成立以來業績表現不佳,均已經虧損了50%以上。
即便是投資標的較為一致的QDII-FOF產品,因成立時間不同,成立以來的回報率也面臨著較大分化,成立于2011年9月份的諾安油氣,至今還面臨著較大的虧損,但成立于2016年的南方原油和易方達原油,受益于近年來國際油價攀升,成立以來的回報率已分別有17.42%和17.4%,在所有FOF產品中收益排名位居前列。
站在當前時點,我國公募FOF的發展仍有很大空間。近日,有FOF基金經理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現在封閉期較短的產品更容易被投資者接受,絕大多數的持有人還是更加關注FOF產品的短期業績,這說明我們的投資者教育和宣傳還不夠。另外,公募FOF的大發展離不開監管層大力支持,目前,公募基金納入個人稅收遞延已呼之欲出。”記者 王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