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國家醫保局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準入藥品名單有關情況。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在150個談判品種中,共有97個藥品成功入選,全部納入目錄乙類藥品范圍。保守估計,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患者個人負擔水平將降至原來的20%以下。
市場人士認為,醫保目錄談判受行業和投資者高度關注,從歷史經驗來看,通過價格談判進入醫保對產品銷售有重要影響,即使降價進入也有利于藥品銷售的長期放量,二級市場關注的焦點在于多個腫瘤藥物的重磅品種,尤其是PD-1談判價格引人關注。其相關產業上市公司在年內或迎來業績基本面改善。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受此消息面影響,康弘藥業收獲漲停,山大華特(4.89%)、華海藥業(4.36%)、普洛藥業(4.13%)、麗珠集團(3.64%)、西藏藥業(3.60%)、貝達藥業(3.07%)、海正藥業(3.00%)等7只醫藥股上漲3%及以上。此外,普洛藥業、天藥股份、恒瑞醫藥、山大華特等4只醫藥股連續3個交易日及以上實現上漲。
資金面上,長春高新、康弘藥業、山大華特、麗珠集團、貝達藥業、眾生藥業、科倫藥業、普洛藥業等8只醫藥股均受到1000萬元以上大單資金追捧,健康元、海思科、云南白藥、紅日藥業、哈高科、西藏藥業、華潤三九、*ST瑞德、誠志股份、北陸藥業、中關村、啟迪古漢、上海凱寶、浙江醫藥、中國醫藥等15只醫藥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則均超過100萬元。
對于醫藥行業后市投資策略,中信建投證券表示,在處方藥這一賽道上,創新藥(尤其是最熱門的腫瘤藥)的領先公司已經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力,過往的積淀再加上現在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研發投入,已經大致能夠決定未來的競爭格局,多個跨國公司中國區業務的集中爆發亦能提供佐證。在資金高度關注下,核心資產將長期享受高溢價水平,建議堅守核心資產的同時挖掘高性價比品種。推薦相關標的:恒瑞醫藥、藥明康德、云南白藥等。(見習記者 徐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