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李正
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具有較強的開創性和突破性,突出了科創定位,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創企業。
數據顯示,已經掛牌上市的34家科創板企業科創屬性比較突出,與數字經濟相關的信息技術網絡通訊軟件服務類企業有19家,融資343億元。
資本市場服務高新技術產業
來自上交所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2日,將科創板164家已申報公司按照行業分類,屬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證監會行業分類,下同)的公司共有29家,占比17.68%。
在這29家企業中,已經掛牌上市的企業有6家,占科創板已掛牌企業總數的17.65%。
北京勻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李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市場對企業的貢獻主要是為企業發展提供融資功能,像信息技術產業類的公司,研發周期長、技術壁壘較難攻破,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的支持,可能不會發展的那么迅速。
“政府提出要健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科創板的推出使資本市場更加全面。”李想表示。
悟空投資董事長鮑際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的制度創新是成功的。
“成熟的機構投資者會給予優秀的公司合理的定價,這些高成長的科技公司也許在早期利潤情況并不理想,但進入成熟階段并形成全球競爭力后,盈利能力會變得非常突出,全球的科技龍頭公司均走過這樣的歷程。”鮑際剛認為,未來科創板會有越來越多的好公司上市,加之注冊制和退市制度的優化,實現市場自動的優勝劣汰。
體量雖小前景廣闊 研發費用占比高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科創板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6家上市公司,除山石網科以外,均已發布了2019年中報,5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平均值約為0.48億元。
鮑際剛表示,僅用凈利潤指標來評估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優勢會顯得片面。從中報數據來看,科創板TMT公司的整體毛利率水平超過了40%,遠好于A股制造業企業總水平。此外,科創板TMT公司的ROE達到了16%,A股計算機、電子、通信ROE水平不足10%,從盈利能力的角度來看,也是比較出色的。
“科創板信息技術產業上市公司的成長性仍然比較突出。從2019年中報的數據來看,科創板一半以上的公司收入和利潤增速超過30%,科技類上市公司加總的增速超過40%,相比整體更加優秀。從市場角度來觀察,由于上市給予了較高的估值溢價,目前處于估值消化階段,基本面整體穩定向好。”鮑際剛進一步表示,影響凈利潤的因素較多,例如研發費用,TMT類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整體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在12%,在研發上的持續高強度投入支持未來持續的競爭優勢,短期或許對凈利潤有影響,但中長期反而是構筑護城河的關鍵因素。
天和投資基金經理黃艷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信息技術公司處于新的產業前沿,研發投入比較大,很多可能尚未達到大規模產業化階段,或者尚未達到實現利潤的階段,因此在盈利能力指標上,表現為不如已經成熟的制造業企業。
“但是科創板信息技術企業成長速度快,代表了新型的生產力和科技力量,也符合我國產業升級的方向,未來盈利潛力比較大。”黃艷芳補充道。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中報數據時注意到,除科創板以外,A股市場共有197家上市公司屬于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中報數據顯示,這197家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的平均值為12%,遠低于科創板同行業的19.5%。
私募排排網研究員劉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發投入是現代企業,特別是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且研發投入和企業效益有著非常強的正向效應,隨著研發投入的增加,企業效益也會隨之提高,因為信息產品更新迭代快,核心技術就代表著企業的市場話語權,而核心技術必須依靠持續的研發投入才能保持。
在談及更關注哪些科創板排隊企業時,鮑際剛表示,重點關注半導體設備、IC設計、云計算、高端裝備等細分領域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