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施露
10月16日,上海首個保稅展示展銷場所在貿易港開業亮相,成為上海迎接第二屆進博會的重要預熱安排。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探索保稅展示交易常態化模式,是上海強化制度創新、促進貿易便利化、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對進一步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使進博會“越辦越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綠地控股以全方位對接服務進博會為出發點,在“建平臺、引客商、促成交、發新品、優服務、做延伸”等六個方面下功夫,著力提升貿易港運營能級,總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放大了進博會的溢出帶動效應。
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保稅展示展銷場所,在第二屆進博會前夕作為上海首個保稅展示展銷場所亮相,有幸成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實現了貿易港在原先“展示、交易、服務”功能基礎上的關鍵升級,真正做到了海外商品的“全球同質同價”。
據悉,此次升級是通過發揮綜合保稅區的綜合政策優勢,依托青浦綜保區內綠地保稅倉功能,設立區外保稅展示展銷場所。上海海關以實地監管及信息化監管為手段,首次在貿易港內設立海關監控中心并全區域布點監控,建立海關和企業的賬冊信息化管理系統,同步引入區塊鏈手段記錄貨物全流程信息,實現安全高效監管。全球同質同價打造上海購物的新窗口。在保稅展示展銷模式下,中間環節減少,運營成本降低,企業讓利消費者,場所內不少商品實現“海外同質”的同時,做到了“海外同價”,讓國內消費者享受到與海外購物近乎相同的體驗,真正實現“海外消費不出國門”,對于引導消費升級、促進消費回流具有積極意義。構筑“制度創新探索”的新陣地。
綠地將全力配合海關、商務等主管部門,加快保稅展示交易功能落地應用,減少進口貿易的時間空間成本,為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積累經驗、探索路徑,更好地為上海改革發展大局服務。打造可借鑒、可復制的“上海案例”和“上海模式”,更好地為全國改革發展大局服務。
圍繞第二屆進博會,綠地在首屆經驗、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升級,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以“建平臺、引客商、促成交、發新品、優服務、做延伸”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與各國政府機構、海外商協會合作對接,已成功引進來自45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家客商入駐。
隨著第二屆進口博覽會的日益臨近,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將以打造上海“四大品牌”重要載體、“上海購物”新高地為目標,全力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規模最大、品質最優、體驗最佳”的保稅展示展銷場所,打造成為聯動產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口商品集散地。貿易港將從更好對接服務第二屆進博會、更大力度引進國際一線品牌、積極打造保稅展示展銷示場所三方面重點著力,發揮平臺功能和政策優勢,更好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