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中國證監會獲悉,經過近5個月的調研、討論和推動,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方案已基本成型。其中,方案突出的一點有,要加強資本市場法治保障,增加法治供給,加大處罰力度,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沉重的代價
早在今年7月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就曾表示,市場和投資者反映的法律規定處罰太輕、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追究不到位等問題客觀存在,證監會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推動盡快修改完善《證券法》、《刑法》有關規定,擬對發行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信息披露虛假,會計師事務所、保薦人等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證券違法行為,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罰款、罰金數額標準,強化民事損害賠償責任,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切實提高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
8月26日,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是信息披露環節,只有真實的信息披露才能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實狀況,才能保障投資者作出正確選擇,投資者究竟選擇風險偏好還是穩健偏好,由市場機制決定,尤其是我國科創板開始實行注冊制之后,可以說信息披露是注冊制的基石,凡是實行注冊制的資本市場,都是有嚴厲的法制作為保障的。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和王亞南經濟研究院教授韓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法治建設是實現資本市場依法有效監管的制度基礎,加強法制保障是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環節和舉措,能夠進一步完善現有監管體系,及時準確地打擊和遏制違法違規行為,提高違法違規成本,維護健康良好的資本市場生態和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盤和林表示,資本市場必須依賴法律的強制力來保障健康運行,實踐證明,財務造假、“老鼠倉”、“莊家操盤”、“暗箱操作”、非法資金入市、違法杠桿疊加等現象,往往導致股市非正常波動。可以說,法制保障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的“壓艙石”。從預防的角度,法制給了資本市場最基本的行為規范,一旦越界,予以嚴厲打擊,對于后來的市場參與者也是一種警示。法制建設尤其是通過提高違法成本,有助于預防、矯正市場中一些違規行為。
證監會表示,將會同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對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司法機關從嚴追究刑事責任;對未勤勉盡責的會計師事務所、保薦人等中介機構的證券違法行為,依法采取暫停、撤銷業務許可的資格罰;對因證券違法行為造成投資者損失的,積極支持受害投資者依法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并與有關部門共同實施失信聯合懲戒等綜合措施,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除法治建設外,盤和林表示,更為重要的是,應該通過市場化的交易制度,從事前、事中加強監管,而法治在后面保持威懾力。與此同時,投資者作為市場參與的一方,投資者教育提高投資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也是減少資本市場違法違規的有效辦法。
韓乾表示,除法治建設外,還應完善市場懲罰和警示機制。大幅提高對提供有效線索舉報者的獎勵,逐步完善雙向交易機制和上市企業退市機制,借助市場自身力量對違法違規企業進行懲罰,實現優勝劣汰。記者 蘇詩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