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周一(8月19日)起,滬深兩市開始實施兩融新規,融資融券標的股票數量由950只擴大至1600只。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隨著兩融標的大幅擴容,A股市場的整體交易活躍度有望得到提升,預計市場將迎來2000億元左右的潛在增量流入,兩融余額有望回升至萬億元以上,A股上行彈性增大。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8月19日,兩融余額達9054.77億元,較上周五增長115.57億元,增幅為1.29%。可以預見,兩融標的擴容對提振市場情緒具有積極作用,市場成交活躍度呈回升趨勢。
進一步統計發現,8月19日,滬深兩市共1080只兩融標的股實現融資凈買入,合計融資凈買入額達156.90億元。其中,8月19日融資凈買入額超1000萬元兩融的標的股達到413只,生益科技融資凈買入額居首,達到2.68億元,五糧液緊隨其后,融資凈買入額達2.10億元,包括興業銀行、中信建投、中信證券、潤和軟件、正邦科技、中國長城、中國平安等在內的17只兩融的標的股融資凈買入額也均逾1億元。另外,包括景旺電子(9715.13萬元)、民和股份(9320.81萬元)、宜安科技(9314.65萬元)、歐菲光(9122.32萬元)、銀泰資源(8994.34萬元)、溫氏股份(8994.22萬元)和光弘科技(8669.55萬元)等在內的39只兩融的標的股融資凈買入額也均達到5000萬元以上。
融資客的青睞促使上述個股在近2日獲得了相對不錯的市場表現。統計顯示,上述融資凈買入的413只個股中,近2日股價實現上漲的個股有375只,占比逾九成。同洲電子(21.27%)、華北制藥(21.05%)、天威視訊(20.97%)、銀之杰(20.94%)、長城證券(17.13%)、共進股份(16.38%)、第一創業(14.13%)和中航高科(14.12%)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達到14%以上,包括和而泰(13.15%)、大智慧(12.39%)、電廣傳媒(12.35%)、遠望谷(12.17%)、歐菲光(12.17%)、贏時勝(12.09%)、廣和通(12.08%)、北京君正(12.04%)和國信證券(12.02%)等在內的17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也均逾10%。
行業特征方面,27個申萬一級行業8月19日實現融資凈買入,其中,電子、計算機、非銀金融、醫藥生物、通信等五大行業當日融資凈買入額居前,均超8億元,分別為:17.37億元、16.53億元、10.39億元、8.74億元和8.53億元,合計融資凈買入額達61.56億元。另外,銀行(7.96億元)、電氣設備(5.69億元)、農林牧漁(4.73億元)、化工(4.26億元)、機械設備(3.63億元)、食品飲料(3.24億元)、國防軍工(2.32億元)和有色金屬(2.10億元)等行業融資凈買入額也均達到2億元以上。
對于電子板塊的后市機會,國盛證券表示,創新周期、政策周期、資本周期三大周期共振,迎接硬核資產黃金年代。建議關注四大主線,半導體產業鏈、5G產業鏈、消費電子創新、安防龍頭等。
值得一提的是,8月19日滬深兩市不僅吸引了百億元的融資客入場,還吸引了北上資金的大舉買入。《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發現,上周五北上資金凈流出2.17億元后,8月19日出現“大逆轉”,78.47億元的巨量北上資金凈流入A股掃貨。其中,平安銀行(62809.8萬元)、五糧液(35698.7萬元)、貴州茅臺(27973.57萬元)、中信證券(22049.49萬元)、招商銀行(21206.91萬元)、招商蛇口(20509.66萬元)、海螺水泥(18084.85萬元)、生益科技(12926.27萬元)和中國平安(1001.91萬元)等9只績優白馬股8月19日北上資金凈買入額均超1000萬元,合計北上資金凈買入額達22.23億元。
與此同時,上述9只個股8月19日被融資客凈買入額均超1000萬,生益科技(26836.24萬元)、五糧液(21031.04萬元)、中信證券(16701.91萬元)、中國平安(16098.60萬元)、招商銀行(14109.15萬元)、平安銀行(13364.33萬元)、海螺水泥(2697.03萬元)、招商蛇口(1999.99萬元)和貴州茅臺(1009.52萬元)等9只白馬股合計融資凈買入額達11.39億元。
對于后市布局情況,中信證券表示,當前流動性、中美貿易談判、實體經濟、市場和政策的五大預期底已過,建議倉位較高的投資者積極調倉,增配科技板塊;倉位低的投資者積極加倉,以金融和消費為底倉配置品種。記者 任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