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關于對《進一步擴大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引起極大關注。該函稱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實施汽車限購的地方應加快由限制購買向引導使用轉變。
受此影響,汽車行業成為4月17日主力資金凈流入冠軍,《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當日汽車概念股板塊股票集體翻紅。19只汽車概念個股漲停,整個板塊市值增長超1000億元,其中不乏比亞迪、長城汽車、中通客車等汽車股;與此同時,帶動汽車零部件板塊上漲2%,7家企業漲停;而與汽車行業關系密切的氫能源概念股和燃料電池概念股等也掀起漲停潮,紅陽能源、道氏技術、科力遠等近30只個股漲停。
4月18日,國家發改委召開例行發布會。針對近日網上流傳的發改委擬定了征求意見稿,國家發改委表示,正在了解相關情況,所有政策的出臺都要經過反復論證、充分征求有關方面意見。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限購政策對于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具有簡單便利、易操作、見效快等特點,然而“私車限購抑制消費,成為城市發展的短板”,同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崔東樹認為,目前很多非限購城市汽車保有量已經大幅超越限購城市。未來,限購城市應該優化限購,逐步取消限購,提高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水平。有條件的可采取適度盤活歷年廢棄的購車指標等辦法,促進消費實現拉動經濟可持續增長。
截至2018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相比2017年增加2285萬輛,增幅達10.51%。其中,私家車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保有量達1.89億輛,近五年年均增長1952萬輛。
目前車牌識別系統已日趨成熟,最新的技術水平為字母和數字的識別率高達99.7%,漢字的識別率達99%。崔東樹認為,通過實施智能交通系統的建設,對于緩解交通壓力潛力巨大。隨著技術手段日益完善,完全可以實現更好的動態調節效果。
而具體到征收道路擁堵費上,他建議,放開限購之前獲得的牌照,政府可給予一定補償;而新能源車則可免收擁堵費等,進一步提升新能源車的購買力。
“部分城市汽車限購政策不符合國家促進消費的政策導向,作為階段性的政策應考慮退出節奏。”崔東樹認為,隨著汽車新四化的推進,應進一步加速推進智能汽車交通網絡建設,運用綜合措施實現道路通暢和居民私車普及的和諧發展。(記者 龔夢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