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方正證券公告新董事長正式“接棒”,這是今年以來第六家變更董事長的券商。
根據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券商高管屢屢變動,無論董事長、總裁抑或副總裁,他們或因到齡退休,或任期已滿,或工作變動而作出調整;但也有因為業績考核不達預期,受監管處罰以及內部團隊不和等緣故不得不出走。
券業管理層“換血”
又一家券商變更“掌門人”。
9月11日晚方正證券公告表示,公司10日收到湖南證監局的批復,施華自此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會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和風險控制委員會委員;高利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仍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董事會相應專門委員會委員、執行委員會主任等職務。
除方正證券以外,今年已有3家上市券商更換董事長,分別為西部證券、江海證券、財通證券。
總裁也是變動較多的職位。今年以來已有4家上市券商變更總經理。招商證券8月20日表示原總裁王巖因個人原因辭職,據了解,其在招商證券已工作7年。平安證券原總裁劉世安在3月離任后隨即在6月到國海證券履新。
第一創業證券原總裁錢龍海在任期屆滿后不再擔任總裁。中原證券因尋到合適人選,董事長不再兼任總裁。
副總裁職務變化更為頻繁。據不完全統計,證券業年初至今新引入經理層高管近九十名。比如8月30日華安證券公告稱副總經理徐強因工作變動原因辭去職務。海通證券1月表示副總經理吉宇光先生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記者了解到,離任者不乏在證券業叱咤多年的“老兵”。比如中泰證券原副總裁黃華將在近期加入平安銀行,他自1994年進入證券業后,至今已有24年;先后在財通證券、銀河證券、上海證券、中泰證券分管經紀業務。
談及近年來券商高管頻頻換人的現象,業內人士表示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較為常見的理由是任期已到、退休年齡、跳槽、集團內部調整等。
公開資料顯示,西部證券原董事長因工作變動原因,江海證券與財通證券的則均已“到齡退休”。
另外常見的原因是高管業績考核不達標;或是其分管的業務出問題,受到監管處罰。
“現在市場環境大不如前,監管風向也收緊,一些高管風格激進,‘打法’在當下環境可能已經失效,無論是業績不達預期還是項目出問題,高管一定會被追責。”北京一家大型券商人士9月12日向記者分析表示。
此前國海證券發生“蘿卜章事件”,隨后被監管處罰,今年1月原總裁項春生辭職。
同時,管理層協調問題成為人員變動的原因之一。
華南一家小型券商人士9月12日向記者透露,某大型上市券商總裁離職主要原因,是與集團管理層理念長期不合。他還補充表示,近年來券商總裁頻頻換人,新總裁的風格與原有“班子”有很大出入,有的副總也會因此選擇離任。
三類接任者
有出走必有接任。從證券業管理層的“新面孔”來看,主要來自三大類,分別為內部提拔、外部招聘、集團變動。
內部提拔是最常見的方式。第一創業證券新總裁王芳曾經歷任公司的合規總監、常務副總裁等職務。華安證券新總裁楊愛民則是業務部門出身,有較為資深的經紀業務經驗,還分管過投行業務。
8月30日東興證券表示根據公司經營發展需要,聘任張軍作為副總經理。根據簡歷顯示,其在2015年9月至今任東興證券的首席風險官。此外,東北證券7月聘任王天文、李雪飛為副總裁,兩名此前分別為公司的財務總監、總裁助理。
前述北京大型券商人士分析稱,“內部提拔的優勢在于,無論是上級還是下屬對其風格熟悉,不需要長時間磨合;管理與執行更有效率。”
第二類則是外部招聘。近期兩家券商對高管進行公開招聘吸引業內眼球。8月29日,招商局集團公開招聘招商證券總裁,其中列示“金融從業15年以上”、“大型金融企業中層或以上職務10年以上”等八項要求。渤海證券是天津國企職業經理人制度的試點,旨在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經營管理團隊,公開招聘1名總裁與3名副總裁。
中原證券4月公布的新總裁常軍來自監管層,他在來到券商之前已有20年的證監會工作經驗。廣發證券5月新晉的一名副總經理,原是華夏基金總經理湯曉東,因其豐富的海外金融從業經歷,他將負責廣發證券的國際業務。
前述北京大型券商人士表示,空降高管對券商而言有利有弊。“一方面同事間的文化理念要磨合;另一方面外來人士帶來新的管理思路和優質資源,可以補足公司短板。”
另一類為集團內部變動。以方正證券為例,新董事長施華在方正集團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曾擔任方正產業控股、北大方正投資、北大方正集團財務、北大方正人壽保險等公司的董事長。而西部證券新董事長徐朝暉,在2012年至今曾為西部信托的董事長,兩家公司均屬陜西投資集團旗下。(記者 譚楚丹)